

成語:螳臂當車
拼音:táng bì dāng chē
注釋:當:阻擋。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同義詞:不自量力 、卵與石斗 、蚍蜉撼樹
反義詞:高層建瓴 、高屋建瓴 、量力而行
例句:["1. 他這種螳臂當車的作法十分不智。","2. 看他螳臂當車,力抗惡勢力,我真的由衷佩服。","3. 你別笑我螳臂當車,要知成大事總得有人犧牲。","更多句子 ++"]
出處:《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印證:["1.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一出:「勸恩臺妝(裝)聾做啞,休得要螳臂當車。」","2.《鏡花緣》第一八回:「誰知腹中雖離淵博尚遠,那目空一切,旁若無人光景,卻處處擺在臉上,可謂『螳臂當車,自不量力』!」","3.《蕩寇志》第四二回:「正是泰山壓卵,不須輾轉之勞,螳臂當車,豈有完全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