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生龍活虎
拼音:shēng lóng huó hǔ
注釋: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同義詞:朝氣蓬勃 、斗志昂揚 、活龍活現
反義詞:半身不遂 、半死不活 、呆頭呆腦
例句:["1. 球場上的同學們個個生龍活虎。","2. 這群生龍活虎的年輕人,讓宴會充滿了歡笑。","3. 平日生龍活虎的小明,不知為什么今天垂頭喪氣?","更多句子 ++"]
出處: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印證:["1.《朱子語類.卷九五.程子之書》:「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源)","2.清.張謙宜《齋詩談.卷五.陸放翁》:「〈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筆力如生龍活虎,全在意思上綰定,於蕭騷處壯采射人,手法似杜。」","3.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九:「我輩當如生龍活虎,變化不測。宋儒之為道拘,猶士大夫之為位拘也。」","4.《醒世姻緣傳》第五一回:「審錄必定要打,打了如何將養?把一個生龍活虎倚了家主欺凌嫡室的心性也消磨得盡凈。」","5.《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你是不曾見過他那等的光景,就如生龍活虎一般。」","6.《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雖多,卻被張世杰一馬在前,宗仁、宗義在后,如生龍活虎一般,殺入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