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深思熟慮
拼音:shēn sī shú lǜ
注釋:反復深入地考慮。
同義詞:沉思熟慮 、澄思渺慮 、兼權尚計
反義詞:不加思索 、不假思索 、靈機一動
例句:["1. 這個問題較復雜,請容我深思熟慮后再回答。","2. 王經理做決策時一向深思熟慮,所以很少出錯。","3. 他會作這個決定,應當是經過深思熟慮,而非草率為之。","更多句子 ++"]
出處:《楚辭·漁父》: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史記·穰侯列傳》:愿君熟慮之。
印證:["1.《魏書.卷六○.程駿列傳》:「攻難守易,則力懸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慮。」","2.宋.歐陽修〈辭免第二狀〉:「臣子至榮,人所愿得。茍非深思熟慮,理須避讓,豈敢固自稽遲,以干典憲。」","3.宋.司馬光〈遺留物札子〉:「民已困窮,何以供命?饑寒所驅,必為盜賊。此乃安危之本,愿陛下深思熟慮,勿以為細事而忽之也!」","4.宋.蘇軾《應詔集.卷二.策別九》:「而其人亦得深思熟慮,周旋於其間,不過十年,將必有卓然可觀者也。」","5.《金史.卷九三.宗浩列傳》:「既不能強,又不能弱,不深思熟慮以計將來之利害,徒以不情之語,形于尺牘而勤郵傳,何也?」","6.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七.規諷》:「竊思三楊輔政之初,一幾也,不深思熟慮,身任其責,惟陽斂陰施,掩人耳目,雖曰自保,其實誤國,致今歲七月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