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殺身成仁
拼音:shā shēn chéng rén
注釋: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準。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后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舍棄自己的生命。
同義詞:成仁取義 、大公無私 、大公無私成語
反義詞:茍且偷生 、急公好義 、降志辱身
例句:["1. 他殺身成仁的典范,將永留人間。","2. 今天為了國家殺身成仁,我有何遺憾?","3. 老將軍為了悍衛國家而殺身成仁,令人敬佩!","更多句子 ++"]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印證:["1.《后漢書.卷四○.班彪列傳下》:「論曰:『……然其論議常排死節,否正直,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守節愈矣。』」","2.《舊唐書.卷一八七.忠義列傳上.序》:「有若仲由之結纓,鉏麑之觸樹,紀信之蹈火,豫讓之斬衣,此所謂殺身成仁,臨難不茍者也。」","3.唐.李德裕〈三良論〉:「自周漢迄於巨唐,殺身成仁,代有髦杰,莫不顯一身之義烈,未有系一國之存亡。」","4.《宋史.卷四六一.方技列傳上.趙修己》:「今幼主信讒,大臣受戮,公位極將相,居功高不賞之地,雖欲殺身成仁,何益於事?」","5.《明史.卷二五五.劉宗周等傳》:「贊曰:『《傳》曰:「雖危起居,竟信其志,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二臣有焉。殺身成仁,不違其素,所守豈不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