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騎虎難下
拼音:qí hǔ nán xià
注釋: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比喻做一件事情進行下去有困難,但情況又不允許中途停止,陷于進退兩難的境地。
同義詞:跋前疐后 、不尷不尬 、進退兩難
反義詞:勢如破竹 、無往不利 、一帆風順
例句:["1. 我這套計謀目的在引敵深入,讓他們騎虎難下。","2. 他不明就理地亂說一通,此刻騎虎難下,豈不尷尬?","3. 你是個聰明人,怎會把自己逼入騎虎難下的窘境中?","更多句子 ++"]
出處:《晉書·溫嶠傳》:今之事勢,義無旋踵,騎猛獸安可中下哉。唐·李白《留別廣陵諸公》詩:騎虎不敢下,攀龍忽墮天。
印證:["1.《明史.卷二三五.何士晉列傳》:「恐騎虎難下,駭鹿走險,一擊不效,別有陰謀。」","2.《明史.卷二四四.袁化中列傳》:「而忠賢實自懼一死,懼死之念深,將鋌而走險,騎虎難下,臣恐其橫逞之毒不在搢紳,而即在陛下。」","3.清.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一.五代史.薛史書法回護處》:「方外怵於元行欽之奏其反,內惑於石敬瑭、安重誨等之勸其反,勢當騎虎難下之時,不得不為挺鹿走險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