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欺世盜名
拼音:qī shì dào míng
注釋:欺騙世人,竊取名譽。
同義詞:盜名欺世 、沽名釣譽 、誑時惑眾
反義詞:名副其實
例句:["1. 他是個欺世盜名,混淆視聽,不可信任的人。","2. 他善於欺世盜名,其實作惡多端,只是未被發覺罷了。","3. 這對神棍夫妻打著解救苦難的名號,進行欺世盜名的勾當。","更多句子 ++"]
出處:《荀子·不茍》: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于暗世者也,險莫大焉。
印證:["1.《宋史.卷三九六.王淮列傳》:「宰相湯思退無物望,淮條其罪數十,於是策免。至於吏部侍郎沉介之欺世盜名,都司方師尹之狡險,大將劉寶掊克結權幸,皆劾罷之。」","2.宋.楊萬里《誠齋詩話》:「李綱罷相被謫,汪彥章行詞云:『朋黨罔上,有虞必去于驩兜;欺世盜名,孔子首誅乎正卯。』」","3.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八:「(汪彥章)草伯紀謫詞,乃云:『朋奸罔上,有虞必去於驩兜;欺世盜名,孔子先誅於正卯。』」","4.《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其余凡貪官、污吏、富室、豪民,及矯情干譽欺世盜名,種種之人,無不隨業得報,一一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