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弄巧成拙
拼音: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注釋:本想耍弄聰明,結果做了蠢事。
同義詞:多此一舉 、畫虎不成 、畫虎類狗
反義詞:化險為夷 、畫龍點睛 、弄假成真
例句:["1. 讀書沒有捷徑,投機取巧,必然弄巧成拙。","2. 沒天才的本事,就不要學天才,弄巧成拙反而不妙。","3. 原想這樣做會省事一點,結果弄巧成拙,反而更麻煩。","更多句子 ++"]
出處:宋 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印證:["1.《五燈會元.卷三.江西馬祖道一禪師》:「師歸方丈,居士隨后。曰:『適來弄巧成拙。』」(源)","2.宋.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蓋屋,畢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3.《封神演義》第五六回:「嬋玉曰:『孩兒系深閨幼女,此事俱是父親失言,弄巧成拙。』」","4.《蕩寇志》第四一回:「以致吳用單遣武松,武松難支,不能成事,於是弄巧成拙,反斷送了一個時大哥。」","5.《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接木移花丫鬟充小姐,弄巧成拙牯嶺屬他人。」","6.《痛史》第二回:「只怕她本人不愿,叫喊起來,那倒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