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難能可貴
拼音:nán néng kě guì
注釋:難能:極難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貴。
同義詞:來之不易
反義詞:不足為奇 、聞所未聞
例句:["1. 這種舍己救人,不求回報的精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2. 他小小年紀就懂得替父母分憂解勞,真是難能可貴。","3. 即使家徒四壁,他也沒有放棄學習,這種精神真是十分難能可貴。","更多句子 ++"]
出處:宋·蘇軾《荀卿論》: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
印證:["1.宋.蘇軾〈荀卿論〉:「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源)","2.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允矣難能,誠哉可貴!」","3.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卷四.呂孝子》:「頃讀石氏《獨學廬稿》,如蘇州呂孝子西圃者,尤難能可貴已。」","4.《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茲查有南中義紳,……每至一次放賑,往往惡衣菲食,與廝養同甘苦,奔馳於炎天烈日之中,實屬堅忍耐勞,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