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包藏禍心
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
注釋:包藏:隱藏,包含;禍心:害人之心。心里懷著害人的惡意。
同義詞:包藏奸心 、別有用心 、存心不良
反義詞:碧血丹心 、襟懷坦白 、襟懷坦蕩
例句:["1. 可惡的叛賊,竟包藏禍心,謀我江山!","2. 既知那些人包藏禍心,我們絕不能姑息養奸。","3. 這種外表忠厚但包藏禍心的人,真是防不勝防!","更多句子 ++"]
出處:《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已,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
印證:["1.《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源)","2.《宋史.卷三八八.陳槖列傳》:「蓋金非可以義交而信結,恐其假和好之說,騁謬悠之辭,包藏禍心,變出不測。」","3.《金史.卷一○一.承暉傳》:「平章政事高琪,賦性陰險,報復私憾,竊弄威柄,包藏禍心,終害國家。」","4.《聊齋志異.卷五.柳氏子》:「主人驚曰:『何罵父?』答曰:『彼是我何父!初與義為客侶,不圖包藏禍心,隱我血貲,悍不還。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5.《隋唐演義》第九一回:「安祿山包藏禍心,已非一日,當時有赴闕若言其反者,陛下輒殺之,使得逞其奸逆,以致乘輿播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