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廬山真面目
拼音: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注釋: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
同義詞:本來面目 、廬山真面 、真相大白
反義詞:改頭換面
例句:["1. 如今我才看清他陰險奸詐的廬山真面目。","2. 這座雕像幾經破壞,已經難見其廬山真面目了。","3. 對於這洞窟神秘的詭異傳說,人人都想一窺廬山真面目。","更多句子 ++"]
出處:宋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印證:["1.宋.蘇軾〈題西林壁〉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源)","2.《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3.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五.白素秋》:「女嫣然不語,即起攬鏡自照,笑曰:『今日廬山真面目為君識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