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另起爐灶
拼音:lìng qǐ lú zào
注釋:另外重支爐灶。比喻放棄原來的,另外從頭做起。
同義詞:標新立異 、別具一格 、別辟門戶
反義詞:雙管齊下 、一成不變 、一如既往
例句:["1. 兒子長大后,各自離家另起爐灶。","2. 他離開老東家后,另起爐灶,也開了一家店。","3. 原先他在一家館子當廚師,如今另起爐灶,開了一間更具規模的餐廳。","更多句子 ++"]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四回: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糞莫辨,這才‘另起爐灶’。
印證:["1.清.楊潮觀《吟風閣雜劇.汲長孺矯詔發倉》:「我呵,怎做得好好先生!幾番要另起爐灶,與此官永斷葛藤,圖得個金蟬脫殼,別尋個白虎騰身,且喜昨日得了個任滿陞遷的喜信,這也是我儻來富貴,說不盡那過去光陰。」","2.《歧路燈》第一○八回:「姑太太道:『衙門甚為便宜,何必更為遷移?』撫臺道:『非是我好另起爐灶,只為那邊侄子親迎,有許多不便處。』」","3.《聊齋志異.卷一一.陳云棲》但明倫.評:「文情既不寂寞,至后而亦不至另起爐灶,且不嫌鶻突也。」","4.《鏡花緣》第一四回:「他以腐臭之物,如教仆婢盡量飽餐,倒也罷了;不但忍饑不能吃飽,并且三次、四次之糞,還令吃而再吃,必至鬧到『出而哇之』,飯糞莫辨,這才『另起爐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