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禮尚往來
拼音:lǐ shàng wǎng lái
注釋:尚:注重。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同義詞:報李投桃 、互通有無 、投桃報李
反義詞:來而不往 、一相情愿 、一廂情愿
例句:["1. 禮尚往來是建立友誼的最基本道理。","2. 禮尚往來,我也回寄老友一張賀年卡。","3. 禮尚往來既是傳統的民俗,也是人情交際的禮貌。","更多句子 ++"]
出處:《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印證:["1.《禮記.曲禮上》:「太上貴德 ,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源)","2.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一.進士歸禮部》:「異日會論,昂果斥權章句之疵以辱之。權拱而前曰︰『夫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鄙文不臧,既得而聞矣;而執事昔有雅什,常聞於道路,愚將切磋,可乎?』昂怒而嘻笑曰︰『有何不可!』」","3.《醒世姻緣傳》第九三回:「胡師傅這許多年來,每年都來看望。你往時有娘在堂,你不便相離遠去;今娘既辭世,禮尚往來,你只當去回望他」","4.《隋唐演義》第六六回:「當初我在楊府中,張、尹二夫人曾慕我之名,與我禮尚往來,今稍希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