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口誅筆伐
拼音:kǒu zhū bǐ fá
同義詞:筆伐口誅 、筆誅墨伐 、大張撻伐
反義詞:歌功頌德 、樹碑立傳
例句:["1. 當弊案爆發時,人人口誅筆伐那些監守自盜的官員。","2. 對社會的不公進行口誅筆伐,正是新聞記者的職責所在。","3. 對於這種禍國殃民的作法,人人都應發揮凜然正氣,口誅筆伐。","更多句子 ++"]
印證:["1.明.張岱《瑯嬛文集.卷三.書牘.與李翁硯書》引宋.呂祖謙語:「呂東萊曰:『……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源)","2.明.汪廷訥《三祝記》第一四出:「他捐廉棄恥,向權門把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3.明.卓爾康《春秋辯義.卷二.僖公三》:「邢、魯同出周公同宗之親戚。于同姓,魯不能問罪出師,又不能控晉討賊,止此書『毀』以寄執兵之仇,一字之義,凜然口誅筆伐矣。」","4.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卷四二之四.昭公》:「夫《春秋》為天下之無王作,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生人之道絕矣。故不得已而作《春秋》,汲汲乎別嫌明微,正名定分。……口誅筆伐,猶望人心懾於大義而不敢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