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鏡花水月
拼音:jìng huā shuǐ yuè
注釋:鏡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虛幻的景象。
同義詞:海市蜃樓 、幻夢成空 、鏡里觀花
反義詞:有案可稽
例句:["1. 理想破滅,恍如鏡花水月,讓他唏噓不已。","2. 人生在世,榮華富貴譬如鏡花水月,不必放在心上。","3. 當他遭逢戰火,變成了貧民,才領會到原有的富貴,只不過是鏡花水月而已。","更多句子 ++"]
出處:唐 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
印證:["1.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五.近體中.七言》:「作詩大要,不過二端:體格聲調、興象風神而已。……譬則鏡花水月。體格聲調,水與境也;興象風神,月與花也。必水澄鏡朗,然后花月婉然。」","2.明.周履靖《錦箋記》第一七出:「鏡花水月難憑取,空惹愁千縷,情蹤似可疑,芳晝蘭閨,何事深深閉?」","3.《說岳全傳》第六一回:「阿彌陀佛!為人在世,原是鏡花水月。」","4.《鏡花緣》第一回:「小仙看來,即使所載竟是巾幗,設或無緣,不能一見,豈非『鏡花水月』,終虛所望么?」","5.《白雪遺音.卷四.玉蜻蜓.游庵》:「三弟,我和你鏡花水月閑消遣,何必名賢勝地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