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渾渾噩噩
拼音:hún hún è è
注釋:渾渾:深厚的樣子;噩噩:嚴肅的樣子。原意是渾厚而嚴正。現形容糊里糊涂,愚昧無知。
同義詞:胡里胡涂 、糊里糊涂 、昏昏沉沉
反義詞:轟轟烈烈 、清清爽爽 、玉琢冰雕
例句:["1. 以前學齡前的兒童顯得渾渾噩噩,現在可不一樣了,個個精靈得不得了。","2. 記得剛入學的時候,我們只是一群渾渾噩噩的小孩子,多虧教師的細心教導,才使得我們日漸懂事。","3. 人生苦短,不能就如此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更多句子 ++"]
出處:漢·揚雄《法言·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印證:["1.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古體上.七言.長安城》:「兩京歌謠,便自渾渾噩噩,無跡可尋。」","2.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四.餓鄉記》:「(藍鹿洲先生)歲饑,作〈餓鄉記〉云:『……忽氣象頓寬,別有天地,山茫茫,水淼淼,人渾渾噩噩。』」","3.清.鄭燮〈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三書〉:「世儒不知謂春秋為極亂之世,復何道,而春秋已前,皆若渾渾噩噩,蕩蕩平平,殊甚可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