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寒天草木的枯葉。
1.尿血;便血。
1.形容惡言叫罵。
1.泛指狩獵。
1.古地名。在今湖北枝城市境長江東岸。三國蜀劉備伐吳,駐軍于此,為吳將陸遜所敗。
1.形容氣味酸臭。
1.不高明的辦法;餿主意。
1.變質發酸的飯。亦比喻陳腐的言辭。
1.酸腐;迂腐。
1.不高明的辦法。
1.象聲詞。風雨聲。
2.風凜冽貌。
3.指寒氣,寒風。
4.衰敗貌。
1.象聲詞。形容風聲。
1.象聲詞。形容風聲。
1.象聲詞。形容風聲雨聲。
2.象聲詞。形容很快通過的聲音。
3.陰冷貌。
4.蕭颯﹑衰敗貌。
1.雕刻。
1.雕刻。比喻刻意修飾文詞。
1.雕刻。
1.猶侵蝕。
1.削除﹔剔除。
1.毒酒。
2.引申指邪惡之人。
3.毒害。
4.狠毒;毒辣。
1.嗜酒。
1.沉浸,迷戀。
1.良馬名。
1.東漢﹑三國時叟人被征募為兵者,作戰英勇,稱"叟兵"。
1.淘米聲。
使喚狗。比喻慫恿別人做壞事為人嗾使。
1.顫抖貌。
1.畜牧之地。亦指從事畜牧之人。
1.指水草茂密的沼澤湖泊地帶。
2.猶淵藪。喻人或物薈聚之處。
3.猶草野。
1.木茂盛貌。
1.蘇州話。
2.昆曲中用蘇州話說的道白。如昆曲《十五貫》中婁阿鼠的道白,即蘇白。
3.蘇軾和白居易的并稱。
世界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北美洲五大湖之一。美國和加拿大共有。面積達82萬平方千米。蓄水量占五大湖一半以上〓區森林茂密,礦產資源豐富。
1.蘇州裱字畫的技藝。
數學家,教育家。浙江平陽人。日本東北帝國大學博士。歷任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教授、教務長、校長。中科院院士。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數學會發起人之一,現任該會名譽理事長,《數學年刊》主編。主要研究微分幾何學,發表論文一百五十余篇和多種專著。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
1.即碳酸鈉。也稱純堿。溶于水呈堿性,可作洗滌劑。用于肥皂﹑玻璃﹑造紙﹑冶金等工業。
蘇丹唯一港市。人口207萬(1983年)。深水良港,全國進出口貨物絕大部分經此。有煉油、船舶修理、電力等工業。附近盛產池鹽。
①也稱蘇丹阿拉伯人”。非洲東北蘇丹地區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蘇丹和乍得。約1186萬人(1985年)。講阿拉伯語。多信伊斯蘭教。主要從事農業,部分從事畜牧業。②西非和中非各民族的總稱。約18億人(1984年),在語言上分屬三大語系,即尼日爾科爾多凡語系、尼羅撒哈拉語系和閃含語系。多數信仰萬物有靈。男女行割禮。主要從事鋤耕農業,部分從事漁業和狩獵業。
1.傳說中的仙人。又稱"蘇仙公"。相傳他升飛前留給母親一個柜子,扣之可得日常所需,后其母開柜視之,從中飛出兩只白鶴,柜就不再靈驗了。三百年后,有一只白鶴停在郡城東北樓上,它就是蘇耽。事見晉葛洪《神仙傳.蘇仙公》。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耒水》稱他成仙前曾游棲在黃溪東山中,成仙后有人見他乘白馬回到山中,因此為他立了祠,并把這座山改名為馬嶺山。
1.見"蘇公堤"。
1.指十月革命后的俄國和1922年組成的蘇聯。
1918-1920年蘇維埃俄國粉碎國內反革命叛亂和外國武裝干涉的戰爭。蘇俄人民和紅軍在列寧為首的俄國共產黨(布)領導下,1918年鎮壓了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的叛亂,打敗反革命分子在薩馬拉建立的政府軍。1919-1920年先后挫敗了協約國組織的三次進攻即高爾察克的白軍從西伯利亞的進攻;鄧尼金的白軍從南方的進攻;波蘭地主軍隊和弗蘭格爾的白軍的進攻,從而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1.指蘇軾。
1.即蘇枋。
1.源自馬來語supang。常綠小喬木。心材浸液可作紅色染料,根可作黃色染料。中醫學上用為行血祛淤藥,主治經閉腹痛﹑產后血脹﹑癰腫及跌打損傷等癥。
1.恢復。
英國領土的一部分。面積約79萬平方千米,人口5132萬(1994年)。中部為低地,余為山岳地帶。西部多湖泊、峽灣。工業、畜牧業和海洋漁業發達。東岸的阿伯丁為北海油田開發基地。
1.亦稱"蘇堤"。亦稱"蘇堤"。
2.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北宋元佑年間,蘇軾知杭州時,疏浚西湖,堆泥筑堤,南起南屏山,北接岳王廟,分西湖為內外兩湖。其間有橋六座,夾道雜植花柳,有"六橋煙柳"之稱。
3.在廣東省惠州市西湖(舊稱豐湖)中。宋紹圣年間,蘇軾知惠州時,買豐湖為放生池,并筑堤以障水。參閱《嘉慶一統志.惠州.蘇公堤》。
1.竹笠名。相傳為宋蘇軾貶官惠州時所倡制。
1.浮報功績。
1.《戰國策.楚策三》"蘇秦之楚,三日乃得見乎王。談卒,辭而行。楚王曰'寡人聞先生,若聞古人。今先生乃不遠千里而臨寡人,曾不肯留,愿聞其說。'對曰'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聞命矣。'"后因以"蘇鬼"指古代掌管和接待賓客的官員。
1.比喻韓愈﹑蘇軾作品的雄渾豪邁,波瀾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