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貧窮。
也作信口開合”。隨口亂說一氣,不負責任說話要負責任,不能信口開河|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
信任依賴他為人耿直,大家都信賴他。
1.佛家語。謂信仰之力。
1.信從明了。
1.見"信陵君"。
1.封口加蓋印信的箱籠。
1.任馬行走而不加約制。
1.揚眉自得貌。信,通"伸"。
2.形容屈抑得申,快意舒暢貌。
1.信封的正面。
1.相信天命。
2.使者傳送的命令或書信。
1.信奉仰慕。
1.謂聽信妻妾的話。內,指妻妾。
1.相信和采納。
1.即信鷗。以其隨潮往來,有定時,故有信鳥之稱。參閱《禽經》。
1.信奉佛教而未出家為尼的婦女。梵語"優婆夷"(up?sik?)的譯稱。
1.一種隨潮水漲落而來去的海鷗。因其有定時,故稱信鷗。
1.即傳信牌。宋仁宗康定元年五月,制軍中傳信牌,傳遞軍中文件時,以為憑信。《宋史.輿服志六》"傳信木牌先朝舊制﹐合用堅木朱漆為之﹐長六寸﹐闊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字云某路傳信牌。卻置池槽﹐牙縫相合。又鑿二竅﹐置筆墨﹐上帖紙﹐書所傳達事。用印印號上﹐以皮系往來軍吏之項。臨陣傳言﹐應有取索﹐并以此牌為言﹐寫其上。"元代民事亦用信牌,凡諸管官以公事攝所部,并用信牌。參閱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編.信牌》。
1.軍事行動中,按事先約定鳴放的號炮。
2.按時所放之炮。舊時官署按時放炮,使遠近皆知,以便計時。如報曉炮﹑午時炮等。參閱《清通志.職官五》。
1.方言。信封。
1.明信片。
1.信任;相信。
2.謂相信并引為根據。
1.誠實或欺詐。
1.古代軍中用為指揮進退的旗幟。
1.即信具。指佛教禪宗傳法的衣缽。
1.雁的別名。雁為候鳥,每年春分后飛往北方,秋分后飛回南方,來去有定時,故稱信禽。
1.鮮明的色彩。
2.紡織品以某些染料染色時,使染料(或染料中間體)發生化學變化而呈現預期色澤的處理過程。
1.比喻出名,顯露才能。
1.猶揚善。
1.厚賞。
1.猶顯用。重用。
2.顯著光大。
1.謂使自己顯貴。
1.迷信指神圣的人物死后顯靈。
1.顯赫隆盛。
1.名士;名流。
1.高官;顯宦。
1.明顯地告知;明顯地表示。
2.顯現。
1.顯著地獎飾。
1.昭彰帝王貴族大臣生前事跡的稱號。
1.謂被顯耀地授予職權。
1.闡述,宣示。
1.公開責備。
1.顯現凸出。
1.顯赫的仕途。涂,同"途"。
1.名聲顯赫的帝王。
1.顯著和隱微。
1.語出《易.系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孔穎達疏"而微顯闡幽者,闡﹐明也。謂微而之顯,幽而闡也。"后因以"顯微闡幽"謂顯示細微之事,說明隱幽之理,使之顯見著明。
用來增大視角以觀察微小物體的光學儀器。由同軸裝置的短焦距物鏡和長焦距目鏡構成。其成像原理是當把待觀察物體放在物鏡焦點外側靠近焦點處時,在物鏡后所成的實像恰在目鏡焦點內側靠近焦點處,經目鏡再次放大成一虛像。觀察到的是經兩次放大后的倒立虛像。
用顯微鏡使物體高倍率放大的攝影。聯結顯微鏡與攝影裝置,將顯微鏡所觀察到的物體拍攝下來。廣泛應用于醫學、化學、微生物學等研究領域。
1.高位。
1.指淺顯明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