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皇位。
1.連綴相類的事物,進行排比歸納。
1.連綴排比相類的事物。
1.考校審核。
1.亦作"比像"。
2.比擬象征。
3.指譬喻﹑比擬。
1.見"比疏"。
1.效法。
翅膀挨著翅膀(飛)~齊飛。
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詞里用做恩愛夫妻的比喻。
比喻夫妻恩愛,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幫助,共同前進。
1.比喻男女情投意合,結為伴侶。
1.配合各種聲音,使其諧和。
2.同音。
1.古人辮發上的一種金屬飾物。
1.《晉書.郄詵傳》"﹝卻詵﹞以對策上第……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稱士人得中進士高科為"比玉"。
2.玉帶名。
修辭手法,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打比方。
①按照已有的(格式、標準、方法等);對比著~著實物繪圖。②比較對照兩種方案一~,就可看出明顯的差異。
兩個數相比所得的值,即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如84的比值是2。也叫比率。
1.及至;到。
①物質的重量和4℃時同體積純水的重量的比值,叫做該物質的比重。②一種事物在整體中所占的分量我國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逐年增長。
1.結黨營私。
2.集結;聯合。
3.親近。
1.指竹制編管樂器,如笙鑰之類。
1.猶細則。
1.比跡。
1.武壯貌。
1.犀牛。《大毗婆沙論》作"朼伽"﹐《月藏經》作"佉伽"。參閱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四七。
2.劍。
1.猶言去。
2.猶言來。歸來;來到。
3.猶言爾來或爾時以來。
4.助詞。
5.何來。朼,通"曷"。 6.何不來。朼,通"盍"。
1.停,止。
1.象聲詞。
1.歌聲抑揚頓挫。
有機化合物,化學式c5h5n。無色液體,有臭味。用做溶劑和化學試劑。[英pyridine]
1.即觱篥。古代管樂器,多用于軍中。
1.象聲詞。
有機化合物,化學式c4h5n。無色液體,在空氣中顏色變深,有刺激性氣味。有來制藥品。[英pyrrole]
1.亡母與亡父。
1.先妣和先祖。
①〈書〉(江、河、湖、海的)那一邊;對岸。②佛教認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脫生死的境界(涅槃)好比彼岸。③ 比喻所向往的境界走向幸福的~。
1.《詩.秦風.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孔穎達疏"彼蒼蒼者,是在上之天。"后因以代稱天。
①那個和這個;雙方不分~ㄧ~互助。②客套話,表示大家一樣(常疊用做答話)‘您辛苦啦!’‘~~!’。
19世紀初期英國政府鎮壓人民群眾的事件。1819年8月16日,英國政府出動軍隊,鎮壓在曼徹斯特城圣彼得廣場舉行抗議集會的群眾,造成十余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的慘案。當時人們以滑鐵盧戰役比擬這次軍隊屠殺手無寸鐵平民的事件為彼得盧慘案”。
1.猶彼此。雙方。
2.引申為分別。
1.見"彼其"。
1.見"彼其"。
1.亦作"彼己"。亦作"彼記"。
2.《詩.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鄭玄箋"不稱者言其德薄而服尊。"《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彼己"。《禮記.表記》引作"彼記"◇以"彼其"﹑"彼己"譏功德不稱其位者。
3.代詞。那,那個;他。
1.那人;對方的人。
1.那時,當時。
1.他和我;彼此。
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表示時間不同,情況有了改變~,不要拿老眼光看新事物。
1.對人表示鄙視之詞。
1.猶那里。
1.榧實的異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榧實》。
1.秕子和稗子。比喻輕賤。
2.以喻有害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