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燒煉。
1.世上的功業。
1.塵世的喧囂。
1.猶家學,世代相傳的學問。
1.世代的功勛。
1.佛﹑菩薩的異名。
2.世俗的眼光;常人的眼光。
1.俗諺。
1.同"世諺"。
1.漢京房《易》學術語。京氏分八卦為八宮,每宮以一純卦(八卦之重卦)統七變卦(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歸魂),注以世應﹑飛伏﹑升降,并配天干地支五行,以占兇吉。每卦皆取世爻為占筮之兆象,觀其爻變而定其禍福災異。各卦世爻之位不一(1)各宮卦之上爻均為諢成鬽壞@爻。宋張行成《元包數總義》卷一"若上九變,遂成純坤,無復干性矣。干之世爻,上九不變。"(2)世卦按六爻順序,依次由初爻變起,變至某爻而成本宮卦卦象,則該爻便為此卦之世爻。
2.唐劉禹錫《辨易九六論》"按坎二世而為屯,屯之六二為世爻;震一世而為豫,豫之初六為世爻。"《紅樓夢》第一○二回"這個卦乃是'未濟'之卦,世爻是第三爻。午火兄弟劫財,晦氣是一定該有的。"(3)游魂卦以第四爻為世爻。《京氏易傳.明夷》"退位入六四,諸侯在世"徐昂箋"游魂世位在第四爻。"按,世位,世爻之位。參見"世位"。(4)歸魂卦以第三爻為世爻。《京氏易傳.大有》"三公臨世,應上九為宗廟"徐昂箋"歸魂當三公,世位即在第爻。世爻辰土與宗廟爻已火相應。"
1.世上的要事。
1.先人的事業﹑功績。
2.世代相傳的事業或職業。
3.祖先所遺留的產業。
4.指世業田。亦稱永業田。北魏以后實行的一種田制,世代承耕,永不收授。
5.猶世事。
1.世代行醫的人。語出《禮記.曲禮下》"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1.猶世范。
1.人世間的情義。
1.世人的評論。
1.人世間的事務。
1.世交。
1.猶世胄。
1.世代聯姻。
1.亦作"世蔭"。
2.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世官爵而得官稱世蔭。
1.當代的賢士。
1.世代的功績。
1.世間所常用。
2.處世治事的才能。
3.為世所用。
1.指有利于攻守進退的河流。
2.未經燒開的水。
3.河流名。
1.用繭繅制成的絲。是紡織工業的原料。
1.見"生死不渝"。
1.迷信謂陰曹地府記載眾生生卒年月時辰的本子。
2.比喻記錄壞人壞事的本子。
3.指生殺大權。
1.佛教語。指漫長昏昧的生死輪回。
1.生存和死亡;生存或死亡。
1.見"生死肉骨"。
1.對生與死的看法。
1.猶言生死海。
1.使死者復生,白骨長肉。極言恩施的深厚。
1.舊時指當事人寫的表示決不翻悔的保證書。
1.至死無異心。表示堅定。
1.猶言死亡的邊緣。
1.謂關系到生存或死亡。
1.生死都在一起。形容關系非常密切。
1.不解之緣。
1.可共生死的朋友;可共生死的情誼。
1.形容非常專心。
1.沉香的一種。斫伐而取者謂之"生速"。
1.出生之年支。
1.生育;生長。
1.活胎。
1.寺院施舍飯食供禽蟲啄食的臺案。
1.顯露美好的姿態。
2.生動的意態。
3.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
運用生態學和系統工程原理設計的工藝系統。將生物群落內不同物種共生、物質與能量多級利用、環境自凈和物質循環再生等原理與系統工程的優化方法相結合,達到資源多層次和循環利用的目的。如利用多層結構的森林生態系統增大吸收光能的面積、利用植物吸附和富集某些微量重金屬以及利用余熱繁殖水生生物等。
圍繞生物有機體的生態條件的總體。由許多生態因子綜合而成。生態因子包括生物性因子(如植物、微生物、動物等)和非生物性因子(如水、大氣、土壤等),在綜合條件下表現出各自作用。生態環境的破壞往往與環境污染密切相關。
運用生態學原理和方法發展農業生產的一種農業體系。1971年由美國土壤學家阿博雷克特首先提出。旨在通過不斷提高太陽能和氮氣的利用率,加速生態系統內能量、物質的再循環,控制化肥、農藥的使用,實現農業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
生態系統內結構和功能的相對平衡遭受破壞的現象。主要是人類向環境排放的污染物破壞自然環境的正常功能,使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降低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