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就經濟合作問題舉行的會議。由于發展中國家多地處南半球,習稱南方”;發達國家多地處北半球,習稱北方”,這兩類國家就經濟問題的對話,被稱為南北對話”。
1.不識一個字。形容人不識字或文化水平低。
1.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仆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于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仆者,仆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后以"不識之無"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1.不結果實。
2.不符實際。
1.失落的東西沒有人撿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很好。
1.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煉主張絕粒卻谷,不吃世間煙火物。
2.謂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凡俗。
1.不違背諾言。
1.不宜耕種的土地。
1.不順從。
不是一世所能有的,指非凡建不世之功|難逢不世才。
1.同"不軾"。
1.不侍奉,不服事。
2.指不任以官職。
3.不服勞役。
4.不辦事;不做事。
1.不修邊幅。
1.不嫁娶。
1.方言。不是對手。
1.見"不是話頭"。
1.不對頭。
1.不妥;不合適。
1.口語。不是兒戲;不能輕視。
1.謂仇人或不愿意相見的人偏偏相逢,無可回避。
1.不是味道,不是味兒。
1.不舍棄。
2.不能消除;不能忘掉。
3.不寬宥。
見守恒與不守恒”(609頁)。
外交用語。也稱不可接受的人”。一國對別國派駐或將派駐的外交官表示不滿和不能接受,常以不受歡迎的人”為由,要求派遣國收回任命或召回該外交官。
1.賣不出去。
2.指嫁不出去。
3.指考試不中。
4.不能實現。
5.沒有應驗。
1.沒有區別;一樣。
2.謂身首尚未分離。指自殺未死。
3.未絕。
1.不植樹。
1.數不清;無數。
1.不衰退;不減弱。
2.不止。
1.無雙,獨一無二。
1.沒有一點差錯。
1.不痛快。
1.不順理。
2.不順從;不歸順;叛逆。
3.不稱心。
1.看不慣,看了心里不舒服。
1.同"不瞬"。
1.不眨眼。
1.形容事物無生氣的狀態。
1.傳說中能使死者復活的仙草。
2.麥門冬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部.麥門冬》。
1.舊時藏族地區的一種高利貸形式,以牛為本貸放給農奴,牛死后仍須付利,故稱"不死牛"。
1.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樹,人食之可得長生。
1.指仙境。
1.傳說中的不死之國。
2.指仙境。
1.傳說中一種能使人長生不死的藥。
1.不祭祖先。
2.無人奉祀,比喻亡國或絕后。
1.《論語.鄉黨》"君命召,不俟駕行矣。"謂國君召喚,孔子不等車輛駕好馬,立即先步行◇以"不俟駕"指急于應召。
1.謂不足以繼承前人之位。
2.設有子嗣。
1.語音學上指發輔音時沒有顯著的氣流出來。
1.不庸俗;高雅。
1.謂未受邀請而突然來臨。
沒有約請而自到的客人門外來了個不速之客,看情形有點來者不善。
溯及既往”的對稱。法律只適用于它施行后所發生的事項,而不適用于它施行前所發生的事項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