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罕見珍品。
1.猶怠慢。
1.怠惰松懈。
1.懶惰奢侈。
1.懶惰懈怠。
1.怠惰廢業(yè)。
1.敗壞。
1.萎靡不振。
1.驕傲懈怠。
1.敗壞國事之君。
1.亦作"惰実"。
2.懶惰。
1.不圖進取的消極落后力量。
1.怠惰無能。
1.懈怠不敬。
2.懈怠渙散。
1.不務正業(yè)的游民。
2.元明時浙江境內受歧視的一部分民戶。也稱"墮民"。元滅宋后,將俘虜和罪犯集中于紹興等地,稱之為"怯憐戶",在紹興也叫"樂戶",后稱"惰民"。明編戶籍,統(tǒng)列之為"丐戶",世充婚喪喜慶等賤役,不許與平民通婚和應科舉。或曰宋將焦光瓚率部降金,金軍北退后,宋貶其部為"惰民"。此外尚有明初設置之說,其成員傳系張士誠﹑方國珍的部屬。惰民直至清雍正時始改變其戶籍,和平民同列。參閱《通志.食貨五》﹑清顧炎武《日知錄.降臣》﹑清俞正燮《癸巳類稿.除樂戶丐戶籍及女樂考附古事》。
1.猶疲乏。
1.不勤于耕作的農(nóng)民。
1.明代浙江奉化地區(qū)受歧視的一部分民戶。
1.猶惰性。
1.委靡不振的神情。
1.怠惰奢侈。
1.怠惰失職。
1.見"惰懶"。
1.不勞而食。
1.怠慢放肆。
1.亦作"惰偷"。
2.懈怠茍且,懶惰。
1.懶惰懈怠。
1.怠懶的思想。
1.在行為上有所怠忽。
①某些物質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跟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性質。②不想改變生活和工作習慣的傾向(多指消極落后的)。
指氦、氖、氬、氪、氙、氡六個元素。它們化學性質極不活潑,一般不易跟其他元素化合。也叫稀有氣體。
1.懶惰。
1.游手好閑。
1.懶惰懈怠。
1.頓腳。
腳用力踏地,表示著急、生氣、悔恨等情緒。
1.將腳一頓一抬。進攻時擺開的架勢。
1.切菜的砧板。
1.頓腳。
1.狹長貌。
1.鳥名。
1.即鵽鳩。
1.排泄大便。
1.壞良心的事。
1.謊報。
1.亦作"訛本"。
2.指傳抄﹑翻印有訛誤的本子。
1.猶訛騙。
1.弊害﹔弊病。
1.見"避李嫌瓜"。
1.猶避難。
1.乖龍,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龍,苦于行雨而到處藏避,故俗稱"避乖龍"。
2.借指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