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后因以"馬上得天下"為武功建國之典。
1.清美。
清高美好彼其清劭足以抑貪污|幼服宗訓,流芬清劭。
1.見"清劭"。
1.謂保持自身節操,身體力行。
1.清峻深刻。
2.清靜幽深。
3.水色清澈。
4.猶言軒昂深沉。
1.舊謂太陽之精。
2.猶安神。
3.對人神思的敬稱。
1.清廉﹑謹慎﹑勤勉。《三國志.魏志.李通傳》"以寵異焉"裴松之注引晉王隱《晉書》"﹝李秉﹞嘗答司馬文王問﹐因以為《家誡》曰昔侍坐于先帝﹐時有三長吏俱見。臨辭出﹐上曰'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后用以為官箴。衙署公堂多書"清慎勤"三字作匾額。
1.清亮的聲音。
2.清美的聲譽。
3.謂疾促之聲。
1.清雅優美。
2.用為對人問候的敬辭。
1.清平省約。
2.簡省;簡煉。
1.清酒。
2.純潔的圣人。語本《孟子.萬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
1.漢末因饑荒禁釀酒。飲酒者諱言酒,謂酒清為圣人,酒濁為賢人。見《三國志.魏志.徐邈傳》◇遂以"清圣濁賢"為酒之別稱。
1.清新的詩篇。
詩話叢書。近人丁福保編。收錄清代詩話共四十三種,雖未為完備,但搜集了一些重要詩話,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1.清平之時;太平盛世。
1.高見卓識。
1.水清流疾。
1.高潔的人。
1.太平時代。
1.清雅之事。
1.明視。
1.清涼的屋室。
2.請罪的住所,獄室。
3.清查宮室,警戒安全。
4.齋戒的屋舍。
5.指清廷。
1.亦作"清浄白省"。
2.清醒×無醉意或睡意。
1.瘦的婉辭。謂消瘦。
2.清凈峻峭。
3.清秀而勁健。
1.指滿文。
1.秀美。
1.清新別致。
1.清和。
2.清美,秀美。
1.亦作"清痚"。
2.清朗;疏朗。
3.稀疏。
1.亦作"崷崒"。
2.高峻。
1.雄健超拔。
1.猶驟變。
1.遒勁跌宕。
1.語出《書.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孔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教。"后以"遒鐸"喻警世。
1.遒勁奔放。
1.雄健古樸。
1.猶強悍。
1.剛勁豪放。
1.匆遽;急速。
1.雄健華美。
1.剛健雄渾。
1.剛勁有力。
1.短促急驟。
1.指聲調音節急迫短促。
1.勁健嚴謹。
1.迫近于盡頭,終了。
剛勁有力風骨遒勁|筆力遒勁。
1.驟進,大有長進。
1.剛健警策。
1.強勁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