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上古天子有六軍﹐六軍之主將稱"六卿"。
2.指六官。《書.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聞焉,周官則備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為六卿,各有徒屬職分,用于百事。"春秋末,宋國亦設六卿之官,其官名與周稍異。《左傳.哀公二十六年》"于是皇緩為右師,皇非我為大司馬,皇懷為司徒,靈不緩為左師,樂茷為司城,樂朱鉯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聽政,因大尹以達。"后用以泛稱朝廷重臣『桓寬《鹽鐵論.刺權》"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衛,輿服僭于王公,宮室溢于制度。"南朝梁沈約《奏彈王源》"聞之前典,豈有六卿之胄,納女于管庫之人?"隋唐后亦用以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
3.指春秋時晉之范﹑中行﹑知﹑趙﹑韓﹑魏六氏。
4.謂卿六人。
5.見"六大"。
1.憤怒怨恨。
1.忿怒怨恨。
1.既忿怒又沮喪的樣子。
1.怒責。
1.形容笛聲從郁積突然迸發。
1.張目怒罵。
1.張目怒罵。
1.瞪大眼珠。
1.睜大眼睛;瞪著眼睛。
1.形容憤怒﹑勇敢的樣子。
1.見"瞋目扼腕"。
1.瞪大眼睛,豎直眉毛。形容非常惱怒的樣子。
1.形容有膽有識,敢作敢為。
1.表示十分憤怒;惱火。
1.雷暴雨的別名。
1.不分明貌。
1.怒目而視。
1.突睛的青蛙。
1.憎惡嫌疑。
1.佛教語。忿怒怨恨的意念。
1.財寶。
1.謂寶物財貨的進貢。
1.寶物財貨。
1.珍寶財物。
1.殷實。
1.飛揚的灰土。
2.猶塵俗。
3.指社會的底層。
4.喻骯臟或骯臟的東西。
5.污染,蒙受污穢。
1.疾病的一種傳染方式‖有病原體的分泌物落到地面上,干燥后隨塵土飛揚。人吸入后,引起發病。肺結核﹑天花等病就是這樣傳染的。
1.飛揚的灰土。亦喻指塵世;塵俗。
1.落滿塵土的馬鞍。亦代指車馬。
1.誣蔑誹謗。
1.塵襟。
1.灰塵,塵土。
2.塵俗;世俗之人。
3.比喻卑下的處境或微賤之物。
1.見"塵垢秕糠"。
1.鄙視,看不起。
1.指古舊之書。
1.塵土飛揚。
1.《晉書.王戎傳》"王衍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表物。"后以"塵表"謂人品超世絕俗。
2.世外;世俗之外。
1.佛教語。猶言世界。
2.佛教語。猶言世世;無量數。
1.佛教語。《華嚴經》所說的"圓融平等"的境界。謂一一微塵之中皆現無數國土(剎),而國土中又有微塵,微塵中又有國土,重重無盡,平等無礙。華嚴宗據以成立"十玄門"中的"微細相容安立門"。見唐法藏《華嚴經探玄記》等。
1.謙詞。猶言冒犯。
1.塵榻。
1.塵土彌漫之狀。
1.亦作"塵玷"。
2.污染,玷辱。
1.見"塵點"。
1.謂塵世的喧鬧。
1.塵黷。用作謙詞。
1.猶玷污。塵,自謙之詞。
1.被塵土污染,蠹蟲蛀壞。形容陳舊破爛。
1.人間;俗世。
2.凡人。
1.人世間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