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含燋毒之銅。
1.見"尸疰"。
1.古代祭祀時對神主掌祝的人;主祭人。
2.祭祀。
3.崇拜。
1.亦作"尸注"。
2.中醫(yī)病名。癆瘵病。即肺結核。病程緩慢且相互傳染。
1.應愛而不愛。
2.失去別人的愛憐。
3.指失去所愛。
1.在斗爭或競賽中被對方打敗。同"勝利"相對。
2.工作沒有達到預定的目的。同"成功"相對。
1.失去根本。
2.猶蝕本。謂資金虧損。
1.見"失匕箸"。
1.《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謂因受驚而失落手中的餐具◇稱受驚失措為"失箸"﹑"失匕"。
1.喪失統(tǒng)治權力。
1.謂該去而沒有去成。
2.亂了步伐。
3.畏避不前。
4.失其故步。比喻摹仿別人不成﹐反而喪失固有的技能。語本《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壽陵余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1.謂用人不當。亦謂沒有任用有才能的人。
計謀錯誤慮無失策|此乃失策之舉。
1.見"失策"。
應該負責檢查監(jiān)督而沒有察覺錯誤堤壩工程不合要求,官員有失察之責。
1.失旦雞。
1.不相當。
1.失去榮寵或寵愛。
1.見"失疇"。
1.亦作"失儔"。
2.猶失侶。
終止流傳此書早已失傳|許多地方戲曲已經失傳。
1.見"失辭"。
1.亦作"失詞"。
2.言辭失當。
1.猶失伍。
2.指星辰運行不在應處的躔次上。
3.次序錯亂。
4.猶失常。
1.失去聽力。
1.失誤;疏失。
舉動慌亂失常,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茫然失措|驚惶失措。
1.差錯。
2.猶失措。
1.被竊﹑被劫或失落的財物的清單。
1.誤了報曉的雞。喻失職之人。
1.不適宜;不恰當。
1.失竊。
1.失去準則;違背道義。
2.迷失道路。
1.謂違反正義者得不到多數人的支持。語本《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失和得。指事之當否﹑成敗﹑利弊﹑優(yōu)劣等。
2.特指弊病﹑失誤。
1.過錯;罪過;失誤。
1.喪失國土。
2.淪陷的土地。
3.謂處非其地。
1.猶落第。
1.音調不和諧。
2.不得調遷。
1.謂原有的不再具有。
2.沒有取得或沒有把握住。
1.謂失去分寸。
2.猶言失去法度。
3.失態(tài)。
1.亦作"失墜"。
2.喪失。
3.指失落﹐丟失。
1.回答不出。
1.謂不顧恩義。
1.謂行船遇惡風失事。
1.謂較量失敗。
1.不符合規(guī)定的格式和要求。
2.猶出格。謂超出了適當的范圍﹑界限。
3.謂有失尊嚴﹑體面。
1.猶失職。
2.謂亡失古代職官制度。
1.指科舉落第。唐人謂登科為折桂﹐故稱。
1.喪失國家的統(tǒng)治權;亡國。
1.過失﹐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