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工農為主體的、以第二次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包括一切抗日階級和階層的廣泛聯盟。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奠定了基礎;1937年七七事變后不久,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它是一個包括進步力量、中間力量和頑固力量在內的廣泛的統一戰(zhàn)線。中國共產黨采取了發(fā)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對反共頑固派進行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斗爭,發(fā)展和壯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保證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苦惱煩悶心情~。
1.苦心尋覓﹑搜索。特指詩人苦吟。
1.即苦荼。
1.可憐。
1.方言。軟磨硬纏。
1.瓜類。味苦如膽,不可食,故名。
1.佛教語。指人的肉身。佛教以身為受苦之器,故稱。
1.凄愴哀傷。
2.懇切;迫切。
1.見"苦?"。
1.佛教指地獄﹑餓鬼﹑畜生這三種"惡道"。均為輪回中的受苦之處。趣,同"趨"。
2.泛指苦處。
1.苦于炎熱;酷熱。
故意傷害自己身體,騙取敵方信任,以便借機行事的計謀。
1.猶言不論多么貧賤。
1.謂勞苦其軀體。
1.令人為難﹑苦惱的事。
1.重責,痛打。
①因含有硫酸鈉、硫酸鎂等礦物質而味道苦的水。②因患某種疾病而從口中吐出的苦的液體,通常是消化液和食物的混合物。③比喻心中藏的痛苦在控訴大會上倒~。
深沉地思索。
1.猶苦苦。
1.苦竹之筍。品種不一,其味微苦者可食,俗稱甜苦筍。
1.對人的蔑稱。猶窮鬼﹑賤種。
(~兒)稍苦的味道這個井里的水帶點~兒。
1.指茶。
2.苦菜。
1.猶苦窳。質粗劣,不堅實。
1.苦的味道。比喻經受的苦痛。
1.濃霧。
1.痛惜;珍惜。
指夏天食量減少,身體消瘦。有的地區(qū)叫疰夏(zhùxià)。
1.猶薄命。
2.苦楚的表情。
①辛苦地用在某些事情上的心思或精力煞費~ㄧ一片~。②費盡心思~研究ㄧ~經營。
1.懷有某種愿望而盡心竭力期于實現的人。
1.猶辛苦。勞苦艱辛。
2.草名。
1.見"苦辛"。
酷刑受~。
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難以忍受的種種痛苦來折磨自己。
1.刻苦修行。
1.刻苦學習。
1.嚴格訓誨。
1.形容痛苦﹑苦悶。
1.諍言,逆耳之言。
2.凄切的言詞。
1.粒狀鹽,粗鹽。
1.查檢籍沒。
1.查考。
1.語本《詩.王風.君子于役》"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毛傳"雞棲于杙為桀。括,至也。"后以"括揭"借指進欄回窠的牛羊雞等禽畜。揭,同"桀"。
1.結扎;捆縛。
1.搜括征借。
1.極好。
1.聒噪。括,通"聒"。
1.見"括樓"。
1.亦作"括蔞"。
2.即栝樓※蘆科植物。夏開花,秋結黃色果實。果實入藥,有鎮(zhèn)咳祛痰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