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經濟學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資與收益等問題的學科。內容包括觀察和推算在經濟發展后各類勞動力的需要數量,探索各種教育形式和教育結構的計劃原理和節約方法,分析和提出教育發展對人力、物質的需求與供給,總結教育發展的可計量的經濟效驗等。
1.人員定額;職位。
1.從事某項工作的官員;辦事的吏員。
1.指大地;地球。
1.古代宮殿繪有圓形水池圖案狀如井干形的天花板。
1.圓貌。
1.無棱角,圓滑。
1.用木棒樹立的圓形柵欄。
1.園圃與廛里。
1.指有池塘的園林。
1.園丁。
1.即東園公。商山四皓之一。
2.管理花園的仆人。
1.即園吏。
1.指唐宋時種植﹑制作茶葉的民家。
2.指專事園圃的民家。
1.經營園圃的農家。
1.傳說中的仙人名。
2.游園的人。
3.謂隱士。
1.管理園囿的官吏。
2.指莊子。因其曾為漆園吏,故以園吏稱之。
種有花草樹木,筑有亭閣臺榭,鑿有水池,堆有假山,供人游覽休憩的場所。中國古典園林萌芽于秦漢,宋代以后成熟。按隸屬關系一般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三大類。
1.帝王的墓地。
1.漢代陵寢守護的官。
2.管理皇苑的官員。
1.田園與廬舍。
1.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廟。
1.種植果木菜蔬的園地。
1."商山四皓"中的東園公和綺里季的并稱。
1.陵園妾。守護園陵的宮女。唐白居易有《陵園妾》詩敘其事。
1.建在帝王墓地上的廟。
2.清代亦指皇妃和皇子的墓地。參閱《清會典.禮部八.祠祭清吏司四》。
1.別墅。
1.園圃和田地。
2.今專指種菜的田地。
1.園丁。
1.庭園。
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蔬菜、果樹、花卉、食用菌、觀賞樹木等的栽培和繁育的技術。一般比較精細。
1.漢代為守護陵園所置的縣邑。
1.墓地。
1.周以圍墻,布置亭榭石木,間或畜有鳥獸的皇家花園。
2.泛指庭園,花園。
1.猶園囿。
1.田園第宅。
1.見"窳啙"。
1.亦作"窳呰"。
2.懶惰;茍且。
1.猶齷齪。局促,狹小。謂艱澀難讀。
1.齟齬。抵觸,不融洽。
1.險峻不平貌。
1.牙齒參差不齊。
1.群獸相聚貌。
1.群聚貌。
1.形容華麗的馬鞍。
2.喻優厚的待遇。
1.喻水浪如崖似岸。
1.玉飾的有足之盤。
2.玉飾的幾案。
1.鑲玉的劍柄。借指寶劍。
1.比喻文辭優美的詩篇。
1.盆栽植物名。又名千年柏,俗稱萬年松。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玉柏》。
1.筍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