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大奇特。
2.卓越不凡。
1.蓬草和羽葆。比喻頭發(fā)散亂。
1."蓬門蓽戶"的省語。
蓬蓽蓬門蓽戶”的略語,用蓬草、樹枝等做的門,喻指陋室。謂有客來臨或別人的恩德使居所等增添光輝得兄光顧,蓬蓽生輝。
1.鬢發(fā)蓬亂。
繁盛朝氣蓬勃|蓬勃向上的事業(yè)。
1.灰塵。
1.古澤藪名。即逢澤。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戰(zhàn)國魏地,本逢忌之藪。
2.即蓬萊池。在陜西省長安縣大明宮蓬萊殿附近。
1.用蓬草作頂?shù)姆课荨V肛毟F者所住的陋室。
2.借指出身貧苦的人。
1.首飾名。即銀櫛。
1.即蓬萊山。
1.蓬草和藋草。泛指草叢;草莽。
2.指代草舍,貧者所居。
1.也作"蓬莪蒬"。又名"蒬藥"。今通稱"莪術"。
1.蓬松﹑散亂的頭發(fā)。
1.見"蓬萊閣"。
1.謂如飛蓬斷梗,飄蕩無定。比喻飄泊流離。
1.見"蓬頭垢面"。
茼蒿”的俗稱。見茼蒿”(353頁)。
1.古代男子初生,家以蓬矢桑弧射天地四方◇因以指男子初生。
1.即蓬萊。古代傳說中的海中仙山。
1.用蓬草編成的門戶。指窮人居住的陋室。
1.見"蓬戶甕牖"。
舊時在江海口岸和要塞構(gòu)筑的炮陣地。主要裝備大口徑、遠射程火炮。陣地為永備工事,比較堅固。
1.炮筒子里放置炮彈和射擊時炮彈穿過的圓筒狀空腔。
即護衛(wèi)艇”(412頁)。
1.比喻性情急躁﹑心直口快﹑好發(fā)議論的人。
1.舊指土匪隊中掌管若干槍手的小頭目。
1.瓦制的鼓。
1.烤豬。古代八種珍食之一。
1.把食物埋在火灰里慢慢烤熟。
1.火炮安放的位置。
2.爆破作業(yè)時,預定的爆炸位置。
1.即伏犧。炮,通"庖"。
1.燒炙。語出宋羅泌《路史.禪通紀.炎帝》"﹝炎帝神農(nóng)氏﹞修火之利,以炮以燖。"
1.掩蔽工事的火炮射擊口。
2.爆破前在巖石上鑿的孔,用來裝炸藥。
1.罩在炮上的套子。
1.亦作"炮云"。
2.猶炮火。亦借指戰(zhàn)禍。
1.古代職掌庖廚的人。炮,通"庖"。
1.烤羊。古代八種珍食之一。
1.灼熱。
2.由于心中煩躁而感到身上燥熱。
1.見"炮仗"。
即爆竹”(953頁)。
1.見"炮仗"。
①用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方法將中草藥原料加工成藥物。②制造;編造如法炮制|炮制謠言。
1.烘烤;燒烤。
2.炮制(中藥飲片)。
1.即爆竹。
1.小的炮彈。
2.槍彈;槍子兒。
1.烤熟的肉塊。
1.亦作"炮坐"。
2.見"炮座"。
1.亦作"炮坐"。
2.炮車。亦指炮的臺座。
1.珍美的饌食。
1.燒烤。
2.指燒熟的菜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