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況等級海面征狀 0海面光滑如鏡。 1波紋。 2波浪很小,波峰開始破裂,但浪花不是白色,而是玻璃色的。 3波浪不大,但很觸目,波峰契裂,其中有些地方形成白色浪花——白浪。 4波浪具有很明顯的形狀,到處形成白浪。 5出現高大波峰,有浪花的波頂占了波峰上很大的面積,風開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 6波峰上被風削去的浪花開始沿波浪斜面伸長成帶狀,有時波峰出現風暴波的長波形狀。 7風削去的浪花帶布滿了波浪的斜面,并且有些地方達到波谷。 8稠密的浪花帶布滿了波浪斜面,海面因而變成白色,只在波底有些地方才沒有浪花。 9整個海面布滿了稠密的浪花層,空氣中充滿了水滴和飛沫,能見度顯著降低。
1.見"降真香"。
2.猶言神仙降臨。
1.香名。其香似蘇枋木﹐燒之煙直上﹐能入藥。傳說能降神。亦名雞骨香﹑紫藤香。
1.降低職位。
1.猶光臨。
1.猶賜福。
1.猶降心。
1.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份。
1.降旗。
1.升降。
1.貶降官秩。
1.猶歸附。
1.施善﹔降福。
1.猶言屈駕光臨。
1.猶問罪。
1.降低尊貴的身分。
1.尊貴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與地位較低的人交往。語本《禮記.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1.見"降貴紆尊"。
1.賜福。
1.大水彌漫。
1.洪水。
1.絳紅色臂套。
1.紅色文采。
1.見"絳唇"。
1.詞調名。有平仄兩體。平韻九十八字,始見于宋陳允平《日湖漁唱》。仄韻一百字,始見于宋吳文英《夢窗詞》。見清萬樹《詞律》卷十六。
2.曲牌名。明湯顯祖《南柯夢》﹑清李漁《奈何天》均有此曲。
1.明礬之一種。由靑礬煅成,呈赤色,為透明結晶體。產于山西﹑安徽等地。可用于粉刷涂料及油漆。
1.指紅色花朵。
1.亦作"絳氛"。
2.赤色霧氣。
1.見"絳跗"。
1.亦作"絳趺"。
2.紅色花萼。
1.赤色之服。古官服常用絳色。
1.道教用以召神驅鬼的紅色符箓。
1.神話中仙人居住之所。
1.傳說中神仙所住的宮殿。
2.道教稱心為絳宮。
1.漢絳侯周勃與潁陰侯灌嬰的并稱。均佐漢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二人起自布衣,鄙樸無文,曾讒嫉陳平﹑賈誼等。
1.猶血汗。西域大宛產汗血馬,一日千里,汗紅如血。見《漢書.武帝紀》。
1.即銀河。又稱天河﹑天漢。古代觀天象者以北極為基準,天河在北極之南,南方屬火,尚赤,因借南方之色稱之。
2.傳說中南河名。
1.漢周勃以布衣從高祖定天下,賜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絕。食絳八千一百八十戶,號絳侯。勃為人樸質敦厚,高祖以為可托大事。高祖崩,勃與陳平定計誅諸呂,立文帝,以功為右丞相。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用為受遺詔輔國之典。
1.紅色指揮旗。古代帝王儀仗之一。
1.即赤章。道教祀天奏章用"玉書絳簡赤丹文"。見《黃庭內景經.仙人章》。以其用丹朱書寫,故稱。
1.古代使者持作憑證的紅色符節。
2.傳說中上帝或仙君的一種儀仗。
1.紅色的蠟。
2.紅燭。
1.見"絳縣老人"。
1.紅色燈籠。
1.紅色絲線。
1.紅色紗羅。
1.紅色薄膜。多指果的內皮。
1.紅色口袋。
2.喻草木之紅色花果。
1.見"絳帕頭"。
1.紅色包發頭巾。帕頭為古代男子裹頭巾幘。
1.赤色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