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艷麗。
2.指稱美女。
1.高大的客舍。
1.強烈的陽光。列,通"烈"。
1.爵位名。秦制爵分二十級,徹侯位最高『承秦制,為避漢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為通侯,或稱"列侯"。
2.泛指諸侯。
1.猶烈火。
1.擊殺。
1.相傳周代朝廷內樹棘,以定卿大夫公侯等之位置,后因稱位列公卿者為"登列棘"或"列棘"。棘,棘樹。
1.名列;位列。
1.宮廟﹑官府及顯貴之府第陳戟于門前,以為儀仗。
1.極力勸諫。列,通"烈"。
1.趔趄。腳步歪斜。
一個一個地舉出來~事實ㄧ指示中~了各種具體辦法。
1.排列火炬。
2.古代朝覲會同﹑郊廟祭饗等大禮時列于門內的火炬。
1.猶言面對著酒。觴﹐酒杯。
1.謂居上位管轄。
1.常指鬼魂附體。亦謂臨到己身。
1.見"臨深履薄"。
面臨深淵,腳踏薄冰。比喻謹慎小心,警惕畏懼臨深履薄,居安思危|身負如此重任,怎敢不臨深履薄。
1.語出《詩.小雅.小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又《易.履》"履虎尾﹐哸人﹐兇。"后以"臨深履尾"喻危險恐懼。
1.唐孟郊《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謂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臨渴掘井之意◇因稱平時無準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臨時抱佛腳"。
1.原指會議中臨時提出﹑事先未列入議程的議題。亦指在一般場合臨時提出的建議。
也稱臨時職工”。固定工”的對稱。因臨時性或季節性工作任務需要而臨時招收、規定使用期限的非在冊職工。
1.居上使下。
1.謂遇事或處事。
2.特指治理政事。
1.謂遇事謹慎戒懼。語出《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1.見"臨機制變"。
1.親臨省視。
1.面對所寫的書信。
2.臨摹前人書法。
1.游覽山水名勝。亦指長途跋涉。
1.猶言近水樓臺。
1.臨將死亡。
1.謂親臨送別。
登高望遠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1.仿寫字帖。
1.古代故事。其事不見史載﹐元雜劇中所及﹐以《臨潼斗寶》較為完整。內容為春秋時秦穆公設謀邀請十七國諸侯至臨潼赴會﹐各出傳國之寶比斗﹐楚伍子胥在會上舉鼎示威﹐制服秦穆公◇因用以借指夸富斗奢﹑爭強賭勝的行為。
1.猶制約。
1.落到頭上。多指不幸的事情或禍患。
2.猶當頭。
3.猶臨了﹐到頭。
1.在行途中。
1.本為即將上路﹐借指離開人世。
1.摹拓。
1.到最后;臨了。
1.謂登高遠望。
1.謂人病重將死。
2.面臨危難。
1.見"臨危不懼"。
1.見"臨難不茍"。
1.謂遇到危難毫不顧惜生命。
1.面對危難毫不懼怕。
1.臨危不屈。形容英勇堅貞。
1.謂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語本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1.面對危難時勇于獻身。語出《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1.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