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雞頭米"。
2.即茨實。
1.見"悖憆"。
1.見"悖憆"。
1.背理兇暴。
1.惶惑貌。
1.亦作"悖傲"。亦作"悖驁"。
2.狂悖傲慢。
1.興盛。
1.違逆兇惡;乖戾不馴。
2.指奸惡之人。
1.見"悖晦"。
〈方〉糊涂(多指老年人)。也作背晦。
1.乖戾;昏亂。
1.猶逆亂。
同‘背理’。
1.亦作"悖眡"。
2.粗劣。
3.違逆;乖張。
①惑亂;昏亂老臣罷病悖亂|為子孫者,不應悖亂至此。②違逆;叛亂傷化敗俗,悖亂人倫|臣恐一日有播越之禍,悖亂之患。
自相矛盾的命題如果認為它是真的,則它是假的;如果認為它是假的,則它是真的。如說我現在說的是一句謊話。”如果認為它是真的,那么它就是一句謊話,是假的;如果認為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是一句謊話,是真的。悖論長期被認為是一種無聊的詭辯,后來在嚴謹的數學理論中發現了悖論,才對悖論作了科學的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結果。
1.狂悖輕慢。
1.見"悖慢"。
1.亦作"悖嫚"。
2.違逆不敬;背理傲慢。
1.悖逆貪冒。
1.老朽昏庸。
1.亦作"悖謬"。
2.背理荒謬。
〈書〉指違反正道,犯上作亂~之罪ㄧ~天道。
1.乖戾兇殘。
1.亦作"悖畔"。
2.背叛。
1.見"悖叛"。
1.因發怒或驚慌而變色之貌。
2.猝然。
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財物,也會被別人用不正當的手段拿走;胡亂弄來的錢又胡亂花掉(語本《禮記·大學》‘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同‘背時’。
1.見"悖戾"。
1.猶背叛。
1.昏聵。
1.荒謬狂妄。
1.違忤。謂意見不合。
1.狂悖陰險。
1.違逆之言。
1.胡言亂語。
1.抵觸,不一致。
1.違抗的言語。
1.受領任命文書。板,任命官員的文書。
也稱保戶”。受保險合同保障的人。在保險合同規定的保險標的發生損失時,有權向保險人索取和接受損失賠償或保險金的人。被保險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但應是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者。
1.長大貌。《楚辭.九歌.大司命》"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王逸注"被被,長貌,一作披。"姜亮夫校注"靈衣,當作云衣……言余衣被云衣,則披然而長,玉佩則陸離而美。"一說為飄動貌。王夫之通釋"被音披。被被,猶言翩翩。"按,《文選.潘岳》"仰神宇之寥寥兮,瞻靈衣之披披"李善注引《楚辭》作"披披"。劉良注"披披,動兒。"
1.遭受戰禍。
2.配備兵員。
1.謂疾病纏身。
沒有生產資料,或只有少量生產資料,艱苦勞動的成果大部分或者全部被他人無償占有的階級。如奴隸社會的奴隸階級、封建社會的農民階級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無產階級。被剝削階級還受到剝削階級殘酷的政治壓迫。被剝削階級不斷地對剝削階級進行激烈的階級斗爭。
1.封建時代官員受到彈劾。
1.為保持被子蓋在上身的一頭不沾汗垢而縫上的布帛。池,邊飾。
1.妻子遭到丈夫援引封建禮法公開休棄。
2.謂貶官外調。唐王維有《被出濟州》詩。
1.受傷。
1.配上歌辭。
同‘背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