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國時,齊國孟嘗君被秦國扣留。他的一個門客裝做狗夜里潛入秦宮,偷出本已獻給秦王的狐白裘獻給秦王的愛姬,才得釋放。孟嘗君深夜到函谷關,城門緊閉,他的另一個門客學公雞叫,騙開城門,才得脫險逃回齊國(見于《史記·孟嘗君列傳》)◇來用‘雞鳴狗盜’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1.校訂改正。
2.端正而堅定。
3.佛教語。梵語"三昧"之意譯。謂屏除雜念,心不散亂,專注一境。為八正道之一。
1.《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傳"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見,以正冬之三節。"后以"正冬"指仲冬。亦指冬至。
1.直言對答。
2.對偶的一種。用反映同類事物或概念的詞語兩兩相對。
1.清代運送京倉的漕糧,充八旗﹑三營的兵食。
又稱正多角形”。各條邊相等、各個角也相等的多邊形。有同心的外接圓和內切圓,其圓心稱為正多邊形的中心。外接圓的半徑稱為正多邊形的半徑,內切圓的半徑稱為正多邊形的邊心距,每一邊所對的外接圓的圓心角稱為正多邊形的中心角。
各個面是全等的正多邊形,并且各個多面角都全等的多面體。正多面體有且僅有五種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
1.正式規定的數額。
1.亦作"正兒八經"。亦作"正二八擺"。
2.正經的;嚴肅認真的。
3.真正的;確實的。
①政治法度討正法之本|妄是非正法。②公正的法度正法直度|護持正法。③正宗的法則詩家之正法。④依法制裁、辦理。特指執行死刑就地正法|早日正法。
1.佛教語。禪宗用來指全體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謂眼,包含萬有謂藏。相傳釋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與大弟子迦葉,是為禪宗初祖,為佛教以"心傳心"授法的開始。
2.借指事物的訣要或精義。
兩種基因型的個體交替作為父本和母本的兩種雜交方式。用甲、乙兩種具有不同遺傳特性的親本雜交時,如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的雜交為正交,則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的雜交,稱為反交”。細胞核基因決定的性狀,正反交結果相同,細胞質基因決定的性狀,正反交結果不一樣。
1.法律名詞。共同犯罪的人中直接實施犯罪行為者。舊律則以首謀者為正犯。
又稱立方體”、正六面體”。所有棱長都相等的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等于其棱長的立方。
有一組鄰邊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兩條對角線所在直線和兩組對邊中點的連線是其對稱軸。
1.整幢房子里位置在正中的房間。與廂房相對。
2.正妻。俗稱大老婆。對偏房而言。
1.帝王的嫡妻。
1.正其封地的疆界,使之合乎定分。
1.中鋒。指用毛筆寫字﹑作畫時,將筆的主鋒保持在筆畫正中,與"偏鋒"相對。
1.正卒,常備的徒卒。
1.古代禮儀所規定的正式服裝。包括朝服﹑祭服﹑喪服。
2.服正服。
3.端正衣冠。
1.指周成王之父武王?!稌逭a》"篤敘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廢乃命。"孔穎達疏"正父謂武王﹐言其德正﹐故稱正父。"一說﹐泛指官長。孫星衍疏"正者,政人。父者,《說文》云'家長率教者。'是父為長也。《詩傳》云'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父。'"
2.司馬之官。掌管軍政和軍賦。
3.指正考父。春秋時宋人,歷佐戴﹑武﹑宣三公,位為上卿。
1.正與反。
1.嚴正地告知;明白鄭重地告知。
1.真實的;正經的。
1.古代官名。指三上公。
1.常供;法定的賦稅。
2.正規的供品。
1.皇后的俗稱。別于東宮﹑西宮而言。
1.謂正途出身的貢生。別于例貢(即捐納取得的貢生)。
1.箭靶的中心。
2.正確的目標。
1.《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謂在李樹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懷疑的事。
符合正式規定或公認標準的正規戰|正規程序。
國家(或政治集團)按照統一的體制編制、武器裝備、制度和紀律、服裝和標志等原則實施組織、管理、教育、訓練、補充和供給的軍隊。
與游擊戰”相對。正規部隊以運動戰或陣地戰形式進行的作戰。具有高度的集中指揮,縝密的組織計劃,密切的協同動作,統一的后勤保障等特點。
1.宮中的小門。
1.猶正規,正常的法度。
2.正道;正當的途徑。
佛教語。指修行得道。因與外道的修煉有正邪之分,故稱。多比喻好的、正經的歸宿修成正果|得成正果|終歸正果。
1.正宜;正應。
2.只好。
3.恰好。謂時間﹑位置不前不后,體積不大不小,數量不多不少,程度不高不低等。
1.正式的名位或爵號。
2.正名號,稱尊號。
3.數學名詞。表示正數的符號"+"
1.古代帝王嫡妻之稱。
1.有正式戶籍而定居的人民。
2.指清代按八旗人丁冊開立的戶籍。
1.猶正題,正文。
2.正經話。與"閑話"相對。
3.與本意相同的話。與"反話"相對。
1.皇帝元旦朝會群臣﹑接受朝賀的禮儀。
1.指人的正名。
1.農歷正月晦日。即正月的末一天。
1.見"正婚"。
1.亦作"正昬"。
2.指符合禮制的婚配。古人一般以男子二十歲至三十歲﹑女子十五歲至二十歲于春秋兩季嫁娶為正婚。
1.本份內的工作;正常的工作。
原電池中電子流入的一極。
1.由一人的主要詩文著作匯編成的集子。
1.文籍的正本。與"副籍"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