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完成束發之禮。謂已長大成人。
1.美貌女子。
1.相連。謂有親族關系。
1.蟬連。連續。
1.姿態柔美貌。
1.相連貌。
2.卯年的別稱。
1.牽引,情思牽縈。
2.交錯相連。
3.姿態美好。
1.風格志趣。
1.猶風致,風采。
1.氣質;氣度。
1.謂以風梳發,以雨洗頭。形容在外奔波,不避風雨,歷盡艱辛。
〈書〉①美好的容貌和舉止~翩翩。②風味;風趣別有~。
1.在風中拿著的蠟燭。比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1.佛教語。比喻人生短促易逝。
1.見"風帚"。
1.風中之燭。
2.風中之燭易滅,后遂以"風燭"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晚年(風燭風中之燭)。
1.謂風范和德行。
1.中醫指感受風邪和中風等癥。
1.指風鈴﹑鐵馬之類。
風度姿態~秀逸 ㄧ~綽約 。也作豐姿。
1.瘋子。亦指佯作顛狂或浪蕩不檢的人。
1.風字形的硯石。
1.如風似地疾趨;快走。
①鑿巖機。②用壓縮空氣做動力的金屬加工工具,用于鉆孔。
1.美貌。
1.雨盛貌。
1.形容樂聲宛轉悠揚。
1.匯合貌。
1.謂朝廷。陛為皇宮的臺階,代指皇宮。
2.代指皇上。
1.宮殿。宸,北辰所居,指帝王的殿庭『代宮庭多植楓樹,故有此稱。
1.同楓陛。
1.見"楓子鬼"。
1.即楓脂。
1.形容經霜楓葉。因其色紅艷如錦,故稱。
1.楓樹林。楓葉至秋而變紅,甚美。詩文中常以楓來表現秋色。
1.菊花品種名。
1.見"楓柳人"。
1.木名。
1.亦作"楓瘤人"。
2.即楓人。
1.見"楓落吳江"。
1.《新唐書.文藝傳上.崔信明》"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嘗矜其文,謂過李百藥,議者不許。揚州録事參軍鄭世翼者,亦驁倨,數恌輕忤物,遇信明江中,謂曰'聞公有"楓落吳江冷",愿見其余。'信明欣然多出眾篇,世翼覽未終,曰'所見不逮所聞。'投諸水,引舟去。"后遂以"楓落吳江"借指詩文佳句。
1.木名。詳"楓"。
2.傳說中黃帝械殺蚩尤后擲棄其桎梏所化的楓香樹。
1.即楓人。
1.橋名。在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寒山寺附近。本稱封橋,因唐張繼《楓橋夜泊》詩而相沿作楓橋。
詩篇名。唐代張繼作。楓橋,在今江蘇蘇州楓橋鎮。全文為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寫江南水鄉的秋夜風景和旅人的客愁,意境幽美清遠,是歷來被人傳誦的名篇。
1.指老楓樹上生長的癭瘤。因似人形,故稱。
1.楓樹的種子。
1.寄生于楓樹的菌類植物。
1.即豬苓。因多生于楓樹根部,故有此稱。菌核入藥,子實體可供食用。
1.即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