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躭玩"。
1.記載宗族或家族譜系的書冊。
1.家族和親戚。
1.家族和親戚。
2.同族的親戚。
1.封建宗法制度下﹐族長對家族或家長對家庭成員的支配權力。
1.同宗族的人;同家族的人。
1.神名。
1.即族滅。
1.族里的紳士。
1.叢生。
1.周代官名。地官之屬。百家之長。《周禮.地官》有"族師"﹐"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鄭玄注引鄭司農曰"百家為族。"
1.謂與族人宴飲。
1.宗族姓氏。
1.猶世代。
1.族父中年少于父者。亦稱同族中與父同輩而年少于父者。
1.族滅。
1.后嗣。宗族中的繼承者。
1.同族兄弟的孫子。
1.聚語。
1.宗族共有的田地。有祭田﹑社地﹑義莊田﹑祠堂田等名目。有的由族長經管﹐有的由族里委托專人經管。所收地租用于祭祀﹑助學﹑救濟等。經管人常侵吞地租之一部或大部﹐侵吞全部以至祭祀不舉者則較少見。
1.有聲望的名門大族。
2.在宗族中的聲望。
1.在宗族中的地位。
1.鵪鶉的別名。
1.家族的世系。
1.周代樂章名。為鐘鼓樂九夏之一。
1.指同姓的親族。
2.指家族姓氏。
3.指世族大姓。
1.同高祖兄弟的兄輩。亦泛指同族同輩中年較長者。
1.即族昆弟。
1.古代樂曲的一種。
1.一族中的長輩。
1.族滅。
1.宗族的后代。
1.亦作"族媋"。
2.家族和姻親。
1.即族裔。
1.宋徽宗時對縣主的改稱。
1.舊稱封建社會宗族或家族的規約。
2.族正之副。
1.凝聚的云氣。
1.同一高祖的子孫葬在一塊墓地。
1.亦稱"族曾祖父"。
2.父親的從祖祖父。
1.亦稱"族曾祖母"。
2.父親的從祖祖母。
1.見"族曾王父"。
1.見"族曾王母"。
1.指我國古代北方和西北少數民族聚族而居的帳幕。
2.指我國古代北方和西北設帳聚族而居的部族。
1.清時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選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決本族事務﹐名為"族正"。
1.同高祖從兄弟之子。唐高適有《宋中送族侄式顏》詩。唐韓愈有《贈徐州族侄》詩。
1.族滅。
1.同族的親屬。
1.同族兄弟之子。
1.即族祖父。
1.族父的父親。即自己祖父的堂兄弟。
1.族祖父與族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