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困苦貧乏。
1.豪豬有刺如箭。比喻傷人的暗箭,如流言蜚語。
1.豬叫聲。
1.同"豕亥魚魯"。
1.豬嘴長而突。相術認為人的口形像豬嘴是貪欲之相。
2.古代傳說中海外三十六國之一。
1.古代迷信,以為豬的怪異會給人帶來災禍,故名。
1.比喻不能以禮待人。
1.指干豬肉。
1.廁所。
2.豬圈。
1.指豬鬃。
1.藥草名。即豬苓。可治渴。
1.豢養豬的房舍,有棚和欄。
1.寄生在豬身上的虱子。
1.謂豬吃食。比喻貪求。
1.吃豬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極其貧困。
1.豬眼朦朧,黑白不明;下邪偷視。舊謂此為心術不正,貪而多欲的不仁之相。
1.豬頭。
2.天名精的別名。菊科,多年生草本。根﹑葉﹑果實均可入藥。
1.謂像野豬一樣奔突竄擾。
1.如野豬沖撞,似惡狼奔竄。比喻人之橫沖直撞。
1.像殺豬般地隨意殘殺。
1.指豕韋氏。
2.星宿名。室宿的別名。
1.古部落名。彭姓。為商湯所滅。故地在今河南省滑縣。
1.猶豕亥。
1.豕貪食,因以比喻貪婪之心。
1.比喻待人如畜禽獸,養而不敬重。
1.見"豕亥魚魯"。
1.猶豚解。
1.指烤炙的豬肉。
1.即豬。
1.指切成大塊的豬肉。
1.摔較時以腿暗鉤對方,使之跌倒。
2.比喻暗中耍弄手段陷害別人的行為。
1.弄棒習武。
1.使女,婢女。
1.猶使相。
1.謂用心計。
1.見"使不的"。
1.亦作"使不得"。
2.猶言無須;不可以。常用為勸阻之詞。
3.謂不能使用。
1.用不著。
1.運用與施展才華。
1.上司。屬員對主管官的稱呼。
2.金元時奴仆對主人的稱呼。也稱作"侍長"。
1.狩獵時驅趕禽獸以就田獵范圍之車。因職在使役,故稱。
1.宋代府屬專管緝捕的官員。
1.宋代緝捕武官的公事房。
1.即使星。
1.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往往加使持節的稱號,給以誅殺中級以下官吏之權。次一等的稱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再次稱假節,得殺犯軍令的人。至隋唐刺史,例加使持節的虛銜,如某州刺史必帶使持節某州諸軍事。唐永徽以后,都督帶使持節,則為節度使。
1.指經使者傳達的皇帝詔書。
1.見"使促狹"。
1.亦作"使捉掐"。
2.玩弄陰險手段。
1.行,可以。亦常用為表示同意他人意見或應答他人之詞。
2.可以使用。
3.致使。
1.使得。行,可以。多用為同意他人意見,或應答他人之詞。
1.說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