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火漆。亦指封瓶口用的蠟。
見〖璞玉渾金〗。
1.總括;概括。
1.愚魯莽撞的人。
1.混亂。雜亂,無條理。
1.見"渾淪吞棗"。
1.見"渾淪"。
1.整個地吞下棗子。比喻籠統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1.混漫,雜亂。
1.廣大無邊貌。
1.混沌蒙昧。指上古人類未開化的狀態。
2.謂廣大無邊的境界。
3.凝;不分明。
1.凝,不分明貌。
1.渾融潛藏。
1.綽號;外號。
1.昏暗幽深。
1.質樸淳和。
1.謂融結為一體。
1.見"渾樸"。
1.猶混同。
〈方〉渾蛋。也作混球兒。
1.完整;完全。
1.融合成為一個整體。形容完整不可分。語本《二程遺書》卷二上"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
1.見"渾然天成"。
1.愚昧的人;糊涂人。
1.渾合,融合。謂融會不顯露。
1.謂全家。
1.全身本領。解,武術用語,猶套。
1.全身是膽。形容人膽量極大。
1.水濁而深。
2.方言。反正,橫豎。強調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結論或結果。
1.渾濁不清的水。比喻齷齪的處境。
比喻趁混亂的時機攫取利益。‘渾’也作混(hún)。
非常像;酷似。
1.謂不露鋒芒,與世無爭。語本《老子》"挫其鋭,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
1.樸素,不華麗。
1.我國古代關于天體的一種學說。認為天地的形狀渾圓如鳥卵,天包地外,就像殼裹卵黃一樣。天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兩極固定在天的兩端,日月星辰每天繞南北兩極的極軸旋轉。
2.即渾儀。
1.我國古代關于天體的一種學說。
1.指渾天儀。
1.純鐵。
1.混同﹑等同。
2.猶總共。
1.形容形體壯實﹑魁梧。
1.同"渾沌"。
1.原指北方民族中流行的用整張剝下的動物的皮制成的革囊或皮袋??捎米鞫珊拥母∧遥嗫勺鳛槭⒎潘疂{飲料的容器。
2.指制法和形狀類似這種皮囊的東西,如"人渾脫"等。
3.指用小動物的整張皮革制成的囊形帽子,或形狀類似的仿制品。
4.戴渾脫帽的人所表演的一種舞蹈或其組成的舞隊。
5.謂渾然天成,無人工痕跡。
1.即渾脫。
1.猶言尋常事。
我國古代的一種天文儀器,相當于現代的天球儀。也叫渾天儀。
1.混淆,混雜。
1.渾厚雄健。
1.質樸高雅。
1.訓詁學用語。統言,籠統地說。與析言相對◇也用作一般論說用語。
1.同"渾淆"。
1.渾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