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斗敵"。亦作"鬪敵"。
2.交戰。
1.兄之孫。
2.遠孫的統稱。
1.相傳昆侖山頂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皆為神仙居處。因以"昆臺"﹑"昆府"代指神仙所居之地。
1.即騩蹄。駿馬名。蹏,"蹄"的古字。
1.即西昆體。宋初楊億劉筠等彼此唱和,有《西昆酬唱集》行世,后稱他們的詩體為西昆體,簡稱昆體。
1.茄子的別稱。
1.弟妹。
1.山名。
2.美石名。
3.用昆吾石冶煉成鐵制作的刀劍。
4.古掌管冶鑄之官。
5.夏商之間部落名。己姓。初封于濮陽(今河南省濮陽市)。夏衰,昆吾為夏伯,遷于舊許(今河南省許昌市),后為商湯所滅。 6.指昆吾之君。 7.古丘名。傳說太陽正午所經之處。 8.借指正午。 9.地名。在長安南,靠終南山,漢代屬上林苑的范圍。
1.用昆吾石冶煉成鐵制作的刀。《海內十洲記.鳳麟洲》"昔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劍之所出﹐從流州來。"
1.亦作"昆岫"。
2.指昆侖山。借指仙山。
1.見"昆侖墟"。
1.昆火。
1.后裔,后代。
1.兄弟和朋友。
1.亦作"昆岳"。
2.即昆侖山。
1.猶昆蟲。蛅,爬行。
1.即蜀岡,在江蘇省。語本南朝宋鮑照《蕪城賦》"柂以漕渠,軸以昆崗。"
1.見"昆侖竹"。
1.第五世孫。
1.見"菎蕗"。
1.色衰貌。
1.明亮;輝煌。
1.輝耀。
1.火熱的蒸氣。
1.明艷貌。
1.熱氣蒸騰貌。
1.光明燦爛。
1.一同上升。焜,通"昆"。
1.方言。木柴經過燃燒后剩下的塊狀物,經閉熄后而成。
1.明照;照耀。
2.光輝;輝煌。
3.螢火蟲的別名。
1.光輝;輝煌。
1.顯著;昭著。
1.光輝燦爛。
1.照耀;顯耀。
1.宮庭的美稱。
1.本為山名(即昆吾山),因以名其山之美石。
1.皆美石。
2.比喻杰出的人材。
1.即昆夷。古代戎族。
1.美玉。
1.比喻堅貞勁烈的品質。
1.剃發并帶上腳鐐。古代的一種刑罰。
1.亦作"髠笞"。
2.古代刑罰。剃去須發﹐鞭打身體。
1.傳說中的牛妖名。
1.亦作"髠發"。
2.剃發。
1.亦作"髠放"。
2.猶髡流。
1.指僧人。
1.指僧人。
1.修剪和嫁接枝條。
1.亦作"髠截"。
2.猶髡刖。
3.砍去。
1.亦作"髠流"。
2.古代一種刑罰。剃去罪徒須發并流放邊地。
1.亦作"髠顱"。
2.剃去頭發,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