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斗齒牙"。
2.吵嘴。
1.刻寫在器物上的文辭。多指墓志銘。
2.印記﹐標識。
1.即銘旌。
1.猶碑志。
1.見"銘志"。
1.猶銘戢。謂牢記不忘。
①刻在器物上的文字銘篆著乎壺鑒。②感念不忘銘篆益深。
1.座右銘﹐刻寫在座位旁邊的格言。
1.自持貌。
2.面平貌。
1.海濤。
1.亦作"溟■"。
2.溟和渤海。多泛指大海。
1.幽深貌。
1.即溟海。
1.海島。
1.神話傳說中的海名。
2.大海。
3.指沙漠。
1.大和溪谷。
1.高飛的鴻雁。語本漢揚雄《法言.問明》"鴻飛冥冥。"
2.指高空。
1.海的盡頭。
1.陰暗冷落。
1.猶溟冷。
1.迷茫。
1.廣大無際貌。
也作冥蒙”。凝不清的樣子月色溟蒙|曙光溟蒙露華滿,輕云閣日天沉沉。
1.幽深迷茫。
1.小雨貌。
2.濕潤貌。
3.幽暗;迷茫。
1.廣漠無際。
2.指天空。
3.幽晦廣遠。多指陰曹。
1.北冥之鵬。語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陸德明釋文"北冥﹐本亦作溟。"后遂以"溟鵬"指大鵬。
1.暮色;夜色。
1.大海。
1.天地未形成前,自然之氣混混沌沌的樣子。
2.泛指自然之氣。
3.水勢無邊際貌。
4.謂不著邊際。
5.尊敬推崇。
1.北溟之魚。北溟,古人想象中北方極遠的大海,其中有巨魚,名為鯤。見《莊子.逍遙游》。
1.溟海與漲海。
2.泛指大海。
1.指溟海。
1.謂陰曹的誅伐。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草。它每月從初一至十五,每日結一莢;從十六至月終,每日落一莢。所以從莢數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一名歷莢。
1.蔓菁。
1.日歷。因蓂莢的更換而知月日,故名。
1.神話中的瑞木名。
1.傍晩的煙靄。
1.昏暗。
1.猶昏暗。
1.謂夜織。機,指織布機。
1.凝不清貌。
1.亦作"暝蒙"。
2.幽暗不明貌。
1.見"暝曚"。
1.昏暗貌。
1.暮色;夜色。
1.昏暗的道路。
1.語本《莊子.在宥》"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本指元氣混沌狀態◇亦以"暝涬"謂昏昧無知。
1.見"暝煙"。
1.猶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