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干枯,干燥。
2.同"焦躁"。
1.后世;后代。
1.謂因其來而于困苦中獲得蘇息。語本《書.仲虺之誥》"攸徂之民,室室相慶曰'徯予后,后來其蘇!'"孔傳"湯所往之民皆喜曰'待我君來,其可蘇息。'"
2.草名。白?的別稱。
3.[英lysol]藥名。為含有50%煤酚的肥皂溶液,棕色,有毒。用做消毒劑。
1.來年。
1.玄孫之子,從自身算起的第六代。亦泛指遠孫。《爾雅.釋親》"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郝懿行義疏"來之言離也,離亦遠也。"
1.唐代酷吏來俊臣﹑索元禮的并稱。
1.弓張弦時弓臂內向的體勢。
2.指子孫。
1.謂朝見天子。
1.猶來朝。謂朝覲天子。
1.猶言來朝。
1.謂突然而來。語本《易.離》"突如其來如。"
1.指古代諸侯定期朝覲天子。
1.來來去去。形容往來頻繁。
1.未來的事。
1.方言。猶言"得很"。用在形容詞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1.來臨;降臨。
2.下來,到下面來。
1.亦作"來饗"。謂鬼神前來接受祭祀,歆享供品。
2.謂遠方諸侯前來進獻貢物。
1.見"來享"。
1.前來效勞。
2.來日之功。
1.方言。猶言"得很"。
1.鬼神前來接受祭祀。
1.后進;后輩。
1.前來就學。
2.后來的學者。
1.指來書。
1.佛教指來世的報應。
1.后世。
1.謂鳳凰來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瑞應。語出《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孔穎達疏"簫韶之樂作之九成,以致鳳皇來而有容儀也。"《后漢書.左雄傳》"漢世良吏﹐于茲為盛﹐故能降來儀之瑞﹐建中興之功。"李賢注"宣帝時鳳皇五至﹐因以紀年。"唐鄭嵎《津陽門詩》"花萼樓南大合樂﹐八音九奏鸞來儀。"后因用以代稱鳳凰。
2.比喻杰出人物的降臨。
3.比喻愛慕之人的來臨。
1.宋徽宗時,設在萬歲山用來豢養珍禽的官署名。
1.謂適時而來。語出《詩.大雅.鳧鹥》"鳧鹥在沙,公尸來燕來宜。"毛傳"宜,宜其事也。"
1.后世子孫。
1.前來的原因。
2.事情的緣由。
1.猶言來龍去脈。
1.后世子孫。
1.來者迎之,去者送之。
1.亦作"來喻"。
2.對別人來信的敬稱。
1.見"來諭"。
1.佛教語。指來生的因緣。
1.來訪的車乘。
1.下月。
1.明天早晨。
1.來信。
1.寄或送來的詩篇文章。指別人的詩文。
1.利用離心力分開比重不同的固體或液體的機械。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如用來選礦﹑選種﹑從牛乳中分出奶油﹑分離鈾的同位素﹑測定高分子溶膠中高分子的分子量等。
集體中的人不是一條心,不團結。
1.離棄形體。
2.謂形體分開。
具有一定資歷、符合規定條件的老年干部離職休養~老干部ㄧ干部~制度。
1.惜別時的綿綿情思。
1.離別時說的話。
1.分析文句﹐辨別文意。
1.餞別的宴席。
2.唐代新進士在曲江舉行的宴會。
1.離別時的惆悵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