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黧黑,黑色。犂,通"黧"。
利用滾輪碾壓土壤或路面的機械。有雙輪、多輪等機種,廣泛應用于筑路工程中。
1.謂以山壓卵,極言以強壓弱。
1.謂讓沒役使的馬負重跑動,以鍛煉馬的體力。
1.在蔓生作物的莖蔓上,每隔一定距離壓以土塊,使莖蔓定向生長,以便管理,并能使植株受光良好,促生不定根以增加吸收能力及防止莖蔓和幼果被風吹損。
1.睡眠中感到壓抑而呼吸困難的夢。多由疲勞過度﹑消化不良或大腦皮層過度緊張引起。迷信者以為是狐鬼捉弄人。
1.土壓和水淹。指意想不到的外來災禍。
1.亦作"壓鈕"。
2.謂覆壓在璧紐上。語出《左傳.昭公十三年》"初,共王(楚共王)無冢適,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請神擇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見于群望曰'當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誰敢違之?'既乃與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齊而長入拜。康王跨之,靈王肘加焉,子干﹑子晰皆遠之﹐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厭紐。"厭﹐同"壓"◇因以"壓紐"為作國君的預兆。
1.見"壓紐"。
1.謂用不恰當的話強加于人。
1.平息怒氣。
1.買賣不動產時,買方先付與賣方一部分錢,將賣方的產業契約作抵押。
1.把綠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樹葉埋到田地里做肥料。
1.平定,消釋。
1.方言。謂日將落山。
1.在軍隊中作后衛。
2.猶放哨。
1.猶言護身。
1.迷信謂用符咒等法除邪得吉。
1.請人做事,先付一部分酬金,表示不讓他空手一無所得。
1.明永樂年間所制的一種精致瓷器名。杯中心畫雙獅戲球圖,球內刻"大明永樂年制"六字,細若粒米,最為上品。畫鴛鴦及花卉者較次。參閱明谷應泰《博物要覽.志窯器.新舊饒窯》。
1.舊俗除夕用盤雜盛各種果品食物消夜稱壓歲盤。
1.舊俗,陰歷除夕以彩繩穿錢置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在過陰歷年時給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①使范圍或體積縮小壓縮篇幅|壓縮空氣。②減少壓縮一部分勞力。
1.用氣泵把空氣壓入容器而形成的壓力高于大氣壓的空氣,可用來開動機具等。
1.見"壓軸戲"。
從母株上選取年幼旺盛的枝條彎曲后埋于土中(枝條頂部露于土外),待長出根后從母株上切斷,使之長出新植株的一種繁殖方法。園藝上廣泛應用。
1.一種臨床體征。即觸診時有疼痛。壓痛部位常為病變(炎癥﹑損傷)所在之處。
1.鍛煉腿部韌帶的一項基本功。練功時單腿抬起,腳跟架于高處,上身前傾,用手向下按膝蓋,使腿挺直。
1.居于末后。
1.刑具名。清律,刑訊時所用刑具有笞杖﹑枷鎖﹑手扭﹑腳鐐﹑夾棍﹑拶指﹑壓膝﹑問板等。
1.謂刺繡縫紉時按壓針線。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后以"壓線"比喻徒為別人辛苦忙碌。參見"為人作嫁"。
1.比喻難以作到的事。
1.密集貌;盈滿貌。
1.殺羊。
1.古代婦女掛在腰間的飾物。
2.緊身腰帶。一種布制的長帶,中間有個袋,常束在腰間。
1.壓倒或超過一切;第一。
1.護身刀;匕首。
1.詩詞曲賦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和諧優美。
1.鎮災免禍。
1.猶壓迫。
2.擠壓。
1.舊小說﹑戲曲中稱據山立寨的頭領的妻子。
1.舊小說﹑戲曲中稱據山立寨的女首領的丈夫。
1.謂以威勢維持戰陣的穩定。
1.猶鎮服;壓制。
1.亦稱"壓條"。一種植物繁殖技術,即把植物的枝條的一部分刮去表皮埋入土中,頭端露出地面,等它生根以后把它和母株分開,使另成一個植株。
2.謂果實多,把樹枝壓低。
①竭力限制或制止壓制批評|壓制自己的悲哀。②用壓的方法制造壓制茶磚。
1.見"壓胄子"。
1.亦稱"壓臺戲"。
2.一場演出中的最后一個節目。謂其質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壓住全臺。
3.比喻引人注目的或最后出現的事件。
1.見"壓胄子"。
1.一次戲曲演出,某一節目被安排為最后一出,叫做"壓胄子"。亦指安排在最后的一個節目。清王夢生《梨園佳話》"能于末出登場,而人皆耐而相待者,謂之壓胄子。胄子者,武戲也。武戲能戀人,而欲以唱工加勝武劇。"亦稱"壓軸"。老舍《四世同堂》五八"招弟必須唱壓軸……我的女兒不能給別人墊戲。"另有一種說法,把某一出戲排做一次戲曲演出中的倒數第二個節目(最后的一出戲叫大軸子)或安排在倒數第二的一出戲,稱為"壓軸子"。
1.壓成塊形的磚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