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唐來瑱的綽號。因其英勇無比,故稱。
供棉紡廠作紡紗原料的皮棉。
1.赦免。
1.在正廟以外另立的宗廟。
1.原先的名字。
1.原來參與謀劃的人,主使者。
1.明太祖克元,建立明王朝,洪武中,因避諱,"元"字多改為"原"。"元年"改稱"原年"。
1.緬懷,追思。
①第一個妻子他的原配|她是原配所生。②第一次結婚的原配夫妻。
1.享有原來官職的品級而告老退休。
1.原本;起初。
2.緣起;起源。
1.活力,生命力。
1.證明出賣﹑抵押﹑租賃等關系的原有文書。
1.赦免釋放。
1.雉的別名。
2.指棲息于原野之禽類,如雞﹑雉﹑燕﹑雀﹑鵪鶉﹑鴿等。別于水離﹑林禽而言。參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
1.推究本情。
2.本情,情由。
1.根據犯罪人的動機和情節來判罪。
1.事情的原委和底細。
1.源泉。
1.恭謹誠實。
1.原始人。
1.指已離職之官。
2.指原先所擔任的。
1.原野的景色。
2.也叫基色。能配合成各種顏色的基本顏色。顏料中的原色是紅﹑黃﹑藍,藍和黃可以配合成綠,紅和藍可以配合成紫。色光中的原色是紅﹑綠﹑藍,紅和綠可以配合成黃,紅和藍可以配合成紫。
1.寬恕赦免。
1.本身。
2.原形,原來的身形。
1.下級法院審理終結的案件,經由上訴程序或特別程序而移送上級法院時,該下級法院的審理稱為原審。
1.指原憲??鬃拥茏?,字子思,亦稱原思﹑仲憲。春秋魯國人,一說宋國人。孔子亡,隱居于衛國,以蓬戶褐衣蔬食為樂。事見《莊子.讓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詩文多用以指稱貧士。
自然環境中未受人類活動干擾的地域。如人急到的高山荒漠、原始森林、凍原地區及大洋中心區等。在原生環境中按自然界原有的過程進行物質轉化、物種演化、能量和信息的傳遞。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大,原生環境日趨縮小。
1.見"原封頭"。
1.謂寬恕并免除其罪。
①最初的;第一手的原始記錄|原始材料。②最古老的;未開發的原始社會|原始森林|原始時代|原始宗教。③推究本始原始要終。
1.人類社會歷史上最早階段的社會組織。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又稱原始共產主義社會”。以生產資料原始公社所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始于人類的產生,延續數百萬年。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以采集經濟和狩獵經濟為生。生產資料歸公社成員共同占有,在集體勞動中結成平等互助關系,基本沒有剩余產品,實行平均分配。沒有私有財產,沒有剝削和階級,也沒有國家。進入新石器時代后,弓箭的發明,直至金屬工具的使用,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其間,出現了第一、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游牧部落和手工業相繼分離出來,剩余產品日益增多,私有制隨之產生。原始社會逐漸為奴隸社會所代替。
1.探究事物發展的始末。
1.指原始時代的樸素宗教。存在于尚不具有成文歷史的原始社會中。
1.最先出頭告發的人。
1.野獸。
1.赦免;原諒。
1.本來說。
1.在訴訟程序進行中,被告對原告提出反訴時,稱原告提起的訴訟為原訴。又稱本訴。
1.構成事物的基本因素。
2.元素?;瘜W元素的簡稱。
1.指煮熟某種食物時用的原鍋湯汁。
1.見"原封頭"。
1.原野上的田地。
2.方言。高原上的田地。
1.原野;田頭。
2.源頭。
事情的始末說明原委|原委脈絡|深知原委|莫知原委。
1.征引﹑轉寫或改寫時所依據的文字。
2.翻譯時所依據的詞句或文章。
1.原來的東西。
2.法學用語。又叫"母物"。"孳息"的對稱。指生產收益之物及其權利。例如果樹和土地為原物,果實和租金則為孳息。
1.廣平與低濕之地。
2.泛指原野。
1.赦免洗雪。
1.從前;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