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研求玩味。
1.漢劉向《說苑.貴德》"孟孫獵得麑,使秦西巴持歸。其母隨而鳴,秦西巴不忍,縱而與之。孟孫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為太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將能忍吾子乎?'"事又見《韓非子.說林上》﹑《淮南子.人間訓》等。麑,幼鹿◇常用為形容仁愛之典。
1.謂放開馬韁,縱馬奔馳。
1.釋放遣發。
2.即使。
盡情,不加限制、約束縱情歡呼。
1.舊時官府暫時釋放在獄罪囚還家,限期自動歸獄。史書載此,以為德政。宋歐陽修撰《縱囚論》以為不足為治天下之常法。參閱《后漢書.獨行傳.戴封》﹑《新唐書.刑法志》。
連詞。即使縱然酷暑嚴寒,大家也不遲到早退|天氣縱然干旱,采取了有力措施,還是可以奪取豐收。
1.縱令,即使。
1.放縱;聽任。
放縱,容忍,該制止的也不制止一味縱容對孩子沒好處。
1.亦作"縱舍"。
2.追蹤與舍棄。
3.釋放;寬放。
1.軍隊作戰地域縱向的深度。
2.用于其他地區的縱向長度或深度。
連詞。即使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1.恣意安適。
1.謂寬容縱放。
1.古代長度計算單位。以中等黍粒為準,百黍縱向長度相累為一尺。
1.放肆;放縱。
2.謂文筆奔放。
1.本謂射箭與逐禽。形容奔馳之貌。
1.追趕敗退的軍隊。
1.謂過分放縱。
毫無拘束地隨意談論縱談天下大事。
1.見"縱談"。
1.肢體輕舉貌。
2.謂容止不加檢束。
3.謂衣不約體。
1.松懈廢弛。
1.放縱,不受拘束。
2.釋放。
1.縱任心意。
1.猶任性。
1.廣泛談論。
1.見"縱逸"。
1.亦作"縱佚"。恣縱放蕩。
2.豪邁奔放。
1.任意。謂思想毫無拘束。
1.恣肆過度。
1.見"縱臾"。
1.亦作"縱踴"。
2.慫恿;鼓動別人做壞事。
1.亦作"縱欲"。
2.謂放縱私欲,不加克制。
1.劃槳行船。
1.見"縱恣"。
肆意放縱縱恣無厭。
1.急遽貌。
2.眾多貌。
1.蒼天,上蒼。
1.蒼天。
1.泛指天。
2.特指秋天。
1.秋天。
1.秋天的云。
1.對鱔魚的戲謔稱呼。
漢、布依等族的端午節食品。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主料為糯米,餡為豆沙、棗泥、火腿、咸肉、小棗、赤豆等,用竹葉或葦葉裹成。也有無餡的純米粽。一般一兩一只,形狀有角、錐、茭、筒、秤錘等。
1.小兒驚風痙攣之病。
〈方〉粗繩索。
1.小語聲。
2.兇狠貌。
在山東省西南部、京滬鐵路線上。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1992年設市。人口108萬(1995年)。有煤等礦產。名勝古跡有嶧山、孟廟、孟林、孟府、邾國故城遺址和鋼山、鐵山的北朝石刻。
散文篇名。載《戰國策·齊策》,篇題后人所加。齊人鄒忌貌美而不如城北徐公,但他的妻、妾、客人都因不同原因,反說徐公不如他。鄒忌見到徐公,自嘆不如,由此聯想到國君的過失也會因臣子的私欲而受到掩蓋,因而建議齊王接納臣民的勸諫。齊王從之,國家因此提高了聲望。文章語言精煉,善于運用排比、層遞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