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迥遼"。
2.遙遠。
1.即《十面埋伏》。琵琶大曲名。詳"十面埋伏"。
1.唐新樂府題名,劉禹錫創制。
1."淫雨"之訛。《尚書大傳》卷二"久矣﹐天之無別風淮雨﹐意者中國有圣人乎!"鄭玄注"淮﹐暴雨之名也。"按﹐淮為"淫"之誤。唐皇甫冉《送盧郎中使君赴京》詩"楚云山隱隱﹐淮雨草青青。"一說﹐為匯雨。見王闿運《補注》。參見"別風淮雨"。
1.淮河以東地區。
1.槐安國或槐安夢的省稱。
1.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中的虛構之國。
1.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載,淳于棼飲酒古槐樹下,醉后入夢,見一城樓題大槐安國?;卑矅跽衅錇轳€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盡富貴榮華。醒后見槐下有一大蟻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夢中的槐安國和南柯郡◇因用"槐安夢"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1.槐樹伐后殘留的樹樁。
1.指公卿。
1.生長在槐樹上的尺蠖。
1.用槐木制的酒槽。
1.指高官顯貴。
1.指皇帝的宮殿。
1.三公的宅第。
1.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執政大臣?;?,指三槐;鼎,國之重器,又有三足。
1.槐樹的種子??梢匀胫兴?,治痔瘡,又可用來制醬油﹑酒等。
1.即槐耳。參見"槐?"。
1.生于槐樹上的木耳。
1.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1.槐樹分泌的樹脂。
1.即槐安夢。
1.三公九卿的官署。
1.指太學,亦泛指學館。
1.喻指三公。袞,袞衣,上公所服。
1.見"槐安國"。
1."槐安夢"中之蟻。喻指人生如夢,富貴虛無。
1.槐樹花??梢宰鳇S色染料,亦可入藥。
2.指舉子應試之事。
1.古代指士子忙于準備科舉考試的季節。
1.唐代長安舉子,自六月以后,落第者不出京回家,多借靜坊廟院及閑宅居習業作文,直到當年七月再獻上新作的文章,謂之過夏。時逢槐花正黃,]有此語。
1."槐花黃"之省。古指忙于準備應試的季節。
2.槐樹的花和果實制成的黃色染料。
1.用槐木取火。相傳古時往往隨季節變換燃燒不同的木柴以防時疫,冬取槐火。
1.即槐耳。參見"槐?"。
1.周代朝廷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
2.《禮記.王制》"正以獄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獄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參聽之。"后因以"槐棘"指聽訟的處所。
1.槐木手版。
1.山名。見于《山海經》。
1.槐樹的樹脂。一種中藥。
1.用槐樹膠制成的彈丸。
1.泛指三公九卿之位。
1.指天街。因其兩旁綠槐成行,故稱。
1.即槐耳。參見"槐?"。
1.指唐李公佐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中的槐安國南柯郡。
1.長安夜月?;崩铮糯L安里巷名。
1.謂盤曲如龍的老槐枝柯。
1.指京城槐蔭大道。
1.見"槐安夢"。
1.兩旁植有槐樹的街道。
1.同"槐安夢"。
1.指三公九卿。
1.指朝廷。衢,衢室,皇帝聽政之所。
1.指槐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