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澄碧。
2.指澄碧的水色。
3.指澄碧的天空。
1.謂命運困厄乖舛。
1.忠直之言。蹇,通"謇"。
1.凝集急聚貌。
1.猶跛瘸。
1.駑劣的公羊。比喻卑劣之徒。
1.遲鈍;滯澀。
1.困厄;困頓。
1.困厄;不順利。
1.見"蹇諤"。
1.亦作"蹇咢"。亦作"蹇愕"。亦作"蹇鄂"。
2.忠直敢言貌;正直貌。蹇,通"謇"。
1.見"蹇蹇匪躬"。
1.見"蹇諤"。
1.見"蹇諤"。
1.謂才識低劣貧乏。
1.謂直言干犯。蹇,通"謇"。
1.跛足偏廢。
1.厄運,命運不佳。
2.指平庸無能的職分。
3.歪斜著肢體。
1.劣馬。比喻駑鈍的人。
1.擷取花朵。蹇,通"搴"。
1.謂步履緩慢。
1.指瘦弱的驢馬。
1.忠直貌。蹇,通"謇"。
2.平直貌。蹇,通"謇"。
3.遲緩貌。
1.《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高亨注"言王臣謇謇忠告直諫者,非其身之事,乃君國之事也。"后因以"蹇蹇匪躬"謂為君國而忠直諫諍。蹇,通"謇"。
1.見"蹇躡"。
1.猶言耿直高傲。蹇,通"謇"。
1.落魄潦倒的旅人。
1.困頓;不順利。
1.《易.蹇》"往蹇來連。"王弼注"往來皆難,故曰往蹇來連。"孔穎達疏"馬云連亦難也。"后因以"蹇連"指艱難困厄。
1.跛蹇駑弱的驢子。
2.比喻駑鈍的人。
1.窮困;衰敗;不得志。
1.指跛腳的馬。
1.猶言困苦艱難。
1.謂說話遲鈍木訥。蹇,通"謇"。
1.亦作"蹇蹶"。
2.困頓顛蹶。
3.步履緩慢貌。
1.謂曲足舉踵。
1.猶言鄙陋淺薄。
1.猶不足。
1.艱難困厄貌。
1.指跛足的人。
2.喻才能低劣者。
1.典出《后漢書.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謡曰'出吳門,望緹群。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時隗囂初起兵于天水,后意稍廣,欲為天子,遂破滅。囂少病蹇。吳門,冀郭門名也。緹群,山名也。"后因以"蹇人上天"﹑"蹇人升天"比喻不可能之事。
1.見"含牙帶角"。
1.比喻不說。
1.帶著煙或云霧氣。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船。
1.包容養育。形容帝德博厚。
1.謂純一的至德。
1.謂含飴弄孫。飴,飴糖,用麥芽或谷芽之類熬成。
2.謂哺育幼兒。形容親子之情。
1.謂草木有欲綻之葉芽。
(詞句等)所包含的意義~深奧。也作涵義。
1.內含精英。
2.喻懷才。
3.花含苞而未放。
4.樂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