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語言鏗鏘而流暢。
1.中式服裝。與西裝相對而言。
1.見"中準"。
1.中主與拙匠。指平庸的人。
1.見"中訾"。
1.中等資產。
2.中間人的潤金。
一種粒子。用符號n表示。1932年,查德威克在研究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實驗中首先發現。不帶電,靜止質量為電子質量的18386倍。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之一。某種元素的原子核中所含的中子數等于其原子量和原子序數之差。
利用核反應產生的大量高能中子為主要殺傷因素的核武器。主要特點是爆炸時所釋放的中子數比普通氫彈多幾倍。高能中子具有很強的穿透力,沖擊波和光輻射的作用很小,多用于殺傷坦克和地面建筑物中的戰斗人員。
中子及少量質子和電子組成的恒星。由普通恒星演化到最后階段,經超新星爆發而成。典型中子星的質量為01~2個太陽質量,半徑10千米左右,外層有厚約1千米的固體外殼,密度為1011~1014克/厘米3;第二層是密度為1014~1015克/厘米3的中子流體層;第三層是π介子凝聚層,中心的密度高達1016克/厘米3。
1.亦作"中貲"。
2.謂資產達到豪富的數額。
3.泛指富有。
1.宮中騎士。
1.中等的馬。
1.中軍的兵卒。
1.介于輕罪與重罪之間的罪行。
2.指犯中罪的人。
1.亦作"中樽"。亦作"中罇"。
2.古代中等容量的酒器。
3.中等的酒。詳"上尊"。
4.泛指酒。
5.位于中央的佛象。
1.歲計∷計一年的會計簿書。
2.施政之要領。
3.施政之需求。
4.摘錄主要部分。如唐初魏征奉敕編次經史百家書,摘取其中有關王朝興衰得失的部分,為《群書治要》。
1.比喻顧此失彼。
1.指合宜的施政措施。
2.泛指施政措施。
1.篆刻,刻印章。
1.洗滌衣物。
1.統治。
1.審理案件。
1.備辦乘具。
1.制作。
2.整治。
1.刪改潤色。
1.掌管。
1.嚴整。
1.治理政務之職事。
2.處理職務。
1.治理國家的法度﹑體制。
1.治理政事的文書檔案。
1.整理行裝;準備行裝。
2.裝裱。
1.施政的成績。
1.依據法律給犯罪人以應得的懲處。
1.曬背。
1.比喻白費氣力。
1.古代占卜法之一種。
1.熏烤。亦比喻折磨。
2.指烘烤煎炒的食物。
1.指燒火。
1.用火燒烤吃。
1.燃燈。
1.貼地而睡。形容窮困。
1.見"炙地眠"。
1.見"灸發"。
1.見"炙輠"。
1.見"炙輠"。
1.本作"炙轂過"。
2.過為"輠"的假借字。輠,古時車上盛貯油膏的器具。輠烘熱后流油,潤滑車軸。比喻言語流暢風趣。
1.烘暖笙簧。
1.見"炙雞漬酒"。
1.燒烤切細的肉。亦指烹調。
2.猶膾炙。交口稱譽。
1.烤人的熱浪。
1.干肉。中醫常用以比喻塞在病人咽喉中的痰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