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鏗金戛玉"。
1.歷史上從來沒有過。
1.前面的臺。
2.舞臺的前部。演員演出的地方。引申為公開的場合﹐含貶義。
3.劇場中舞臺以外部分的總稱﹐包括觀眾席﹑票房等。
1.前面的正房。
2.佛寺中僧堂東面中央﹐有安置圣僧之龕﹐其前面稱前堂﹐后面稱后堂。
1.由槍口裝子彈的舊式槍。
作為推理的根據的判斷。如在正義的事業一定勝利,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事業,所以我們的事業一定勝利”這個推理中,前兩個判斷是推理的根據,稱為前提。
1.以前已讀的書卷。
2.謂詩題同前一首。如清蔣景祁《瑤華集》載有顧有年的《前題》詩,意即詩題與前首周積賢的《春閨》相同。
1.昨天的前一天。
2.特指清代王公隨同皇帝讀書的三層殿室的前面一層。
1.正屋前的庭院。
2.猶前額。
3.人和脊索動物身體器官內的某些空腔。如鼻前庭﹑口腔前庭等。
1.前面。
2.面前;跟前。
3.猶言今后﹐將來。
4.以前。
1.亦稱"內人"。
2.唐代應征入宮內宜春院的教坊歌妓。她們常在皇帝面前表演﹐故稱。
1.前人的法度。
1.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
1.見"前途"。
1.亦作"前涂"。亦作"前涂"。
2.將行經的前方路途。
3.喻未來的處境。
4.特指好的未來。
5.猶登程。 6.不久前行經的路途。 7.指與事情有關的雙方中的一方。 8.指前面的軍隊。
1.前天的夜晩。
1.已故帝王;先王。
2.古代舉行儀式時在前面引導帝王。
1.猶往昔。
2.前去。
1.有聲望的前輩。
2.猶前程。
1.中國共產黨中央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于前線設有領導對敵作戰的前敵委員會﹐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也曾設立類似的前線委員會﹐都簡稱"前委"。
1.元代的侍衛親軍之一。
2.軍隊行軍時派在前方擔任警戒的部隊。
3.指前線。
4.體育用語。足球﹑手球等球類比賽中擔任助攻與助守的隊員﹐位置在前鋒與后衛之間。
1.前人的文章﹑文獻。
2.先前的文字。
3.指上次的文件。
4.指上文。
1.前代有文德的人。周時貴族對其先人的敬美之稱。
1.指前妻所生的孩子。
1.以前的人從未具備或實現;空前。
2.謂不受前人的束縛。
1.指明嘉靖﹑隆慶時期文學家李攀龍﹑徐中行﹑梁有譽﹑吳國倫和宗臣等五人。參閱《明史.文苑傳三》。
1.前人的足跡。喻前人的典范。
1.前人的危亡﹐后人應引以為戒。猶言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1.前一天的晩上。
2.比喻事情即將發生的時刻。
1.前面的溪流。
2.古代吳地村名。在今浙江省德清縣。南朝隋唐時江南舞樂多出于此。
3.古樂府曲名。參見"前溪曲"。
1.古代吳地舞名。
1.《史記.商君列傳》"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厀﹐同"膝"◇以"前膝"為傾心聽取意見之典。
1.《史記·商君列傳》"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后以"前席"謂欲更接近而移坐向前。
1.以前的嫌隙。
前代有才德的名人西鄰吊罷東鄰賀,歌哭前賢較有情。
1.過去的官銜。
1.舊怨;舊仇。
1.見"前向"。
1.亦作"前鄉"。朝著前面。
2.亦作"前項"﹑"前向"。前些天﹐前些時候。
1.謂前面的項目﹑條款。
2.前一筆錢款。
3.見"前向"。
4.數學用語。相比的兩個數﹐在比號前面的叫前項。
1.前一天晚上。
2.喻事物即將出現的時刻。
1.《漢書.五行志下之下》"心﹐大星﹐天王也。其前星﹐太子;后星﹐庶子也。"后因以前星指太子。
1.南朝梁夏侯亶﹑夏侯夔兄弟二人先后出任豫州刺史﹐均政績卓著﹐民頌之為前兄后弟。見《梁書.夏侯夔傳》。
1.前人的美善言行。
1.見"前修"。
1.前人的事業。
1.先君的教誨。
1.見"前言不答后語"。
1.謂說話﹑寫文章前后矛盾或缺乏條理。
1.同"前言不答后語"。
1.指前代圣賢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