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供客人飲酒游樂的船。
1.古兵器名。沖車。
1.指飛鳥。
2.能飛的蟲。
1.見"飛芻挽粟"。
1.同"飛芻挽粟"。
1.同"飛芻挽粟"。
1.同"飛芻挽粟"。
1.同"飛芻挽粟"。
1.高陛。
1.同"飛芻挽粟"。
1.指傳驛的車馬。
①指宇宙飛船。②舊時指飛艇。
1.飛駛的輟車。
1.飛泉。
1.飛逐。
1.高架的椽子。
1.道家煉制的丹藥。
2.猶飛紅。緋紅。
①裝有自動飛行裝置的炸彈,如導彈。②流彈。
1.飄飄蕩蕩。
1.迅疾地揮刀。
2.一種短刀。用以投擲殺傷對手。亦指凌空擲出的匕首。
1.通向高處的階道。
1.高山上的石臺階。
1.疾飛的箭。
①指位居甲省(縣)而行政上隸屬乙?。h)的土地。②指甲國境內的隸屬乙國的領土。
1.迅速遞送。
1.閃電。
2.馬名。
1.高聳的殿屋。
1.快件文書。
1.舊時抽丁,抓來的名冊外的壯丁。
1.飄逸生動。
2.猶振奮。
3.飛揚飄動。
1.高聳的屋梁。
1.在上空越過。
造謠生事,搬弄是非。‘飛’也作蜚。
1.亦作"飛遁"。飄然遠引。
2.指飄然遠引者;隱士。
3.飛快逃避。
1.蛾子。有趨光的習性。
1.比喻不惜犧牲而有所作為﹐或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1.見"飛蛾赴火"。
1.見"飛蛾赴火"。
1.見"飛蛾投火"。
比喻自取滅亡。也說飛蛾撲火。
1.指高崖。
1.能聽遠方聲音的耳朵。猶順風耳。
1.縱鷹隼捕獵。
2.很快放出。
1.飄揚貌。
2.飛行貌。
3.指飛鳥。
4.紛亂貌。
5.象聲詞。
1.形容疾速。
1.指兵刃。
1.靴名。
1.漢代易學術語。以卦見者為飛,不見者為伏;以飛為未來﹐伏為既往『儒用以占驗吉兇。詳見《京氏易傳》﹑清惠棟《易漢學》。
2.流動隱伏。
3.指社會地位的高低。
1.飛翔的野鴨。
2.猶飛鳧舃。
3.箭名。
4.借指輕舟。
1.指會飛的仙鞋。典出《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王喬者,河東人也。顯宗世,為葉令。喬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詔尚方?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南朝梁沈約《和謝宣城》﹕"王喬飛鳧舃﹐東方金馬門。"后亦借指官員。
1.舟行貌。
2.上升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