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麏鼯"。
2.獐子與鼯鼠。這兩種動物活動于荒蕪之地,故用以形容荒蕪。
1.亦作"針線"。
2.見"針線"。
1.放置針﹑線等縫補用物的包。
1.亦作"針線娘"。
2.專為他人縫紉的婦女。
1.專為他人縫紉的婦女。
1.亦作"針繡"。
2.刺繡。
1.針灸時下針的穴位。
1.見"針線"。
1.針鼻。
2.針扎過后留下的小孔。
3.麥粒腫的通稱。生長在眼瞼邊緣或眼瞼內(nèi)的小癤。
1.亦作"針藥"。
2.針灸﹑藥物。
3.施針用藥﹐治療。
4.針劑。
1.形狀像針或鱗片的葉子﹐如松﹑柏﹑杉的葉子。
由針葉喬木樹種組成的森林植被。世界上的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的寒溫帶,稱為泰加林。熱帶、亞熱帶的高山也有分布。
1.亦作"針衣"。
2.藏針線用。用細竹條編成簾狀﹐兩面蒙上綺﹐攔腰縫一絲帶﹐可以折轉﹐把針線等包在里面。馬王堆漢墓有出土。
1.亦作"針穎"。
2.針尖。
1.針灸。
1.用針刺。
2.做針線時用來在較厚的織物上戳眼的小錐子。
1.見"針氈"。
1.用針將線紗編織成衣物。分機織和手工織兩種。
用針織面料制成的服裝。泛指針織內(nèi)衣、外衣、手套、襪子。以手工或針織機編織成衣片后縫制或編織成坯布經(jīng)裁剪后縫制而成。與機織服裝相比,質(zhì)地松軟,懸垂性、抗皺性、透氣性良好,延伸性和彈性較好,故穿著適體、舒適。
1.用針編織的物品﹐如線襪子﹑線手套﹑線圍巾等。
用織針將紗線(或長絲)構成線圈,并各個相互串套而成的織物。如針織內(nèi)衣和外衣、針織面料、襪子、手套、針織裝飾品以及工、農(nóng)業(yè)用和國防、醫(yī)療衛(wèi)生用針織品等。組織結構分兩大類(1)緯編。有平針、羅紋、雙羅紋組織等;(2)經(jīng)編。有經(jīng)平、經(jīng)絨、經(jīng)緞組織等。其延伸性和彈性比機織物大,手感柔軟,透氣性良好。
1.亦作"針指"。
2.針線活。
3.指做針線活。
縫紉、刺繡等針線活針黹女工,詩書琴畫,樣樣都能。
1.針灸治病。
石油焦的一種。由熱裂化渣油或催化裂化澄清油焦化而得。具有膨脹系數(shù)小,孔隙率、硫分、灰分及金屬含量低,導電率高等特性。適于制作優(yōu)質(zhì)石墨電極。
1.縫紉。
1.猶縫紉。
1.偵察報告。
依法搜集證據(jù),審查證據(jù),確定犯罪事實,查明犯罪人,并采取有關的強制措施等項工作。在我國,是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的專門工作,任何其他機關和個人都無權偵查。
為獲取敵方與軍事斗爭有關的情況而采取的行動。其主要手段有觀察、竊聽、刺探、搜索、截獲、捕獲戰(zhàn)俘、諜報偵察、戰(zhàn)斗偵察、照相偵察、雷達偵察、無線電偵聽與測向、調(diào)查詢問、搜集文件資料等。
1.偵察敵情的兵士。
主要用于從空中獲取情報的飛機。機上裝有航空照相機、雷達和紅外、電視等偵察設備,有的還裝有情報處理系統(tǒng)和傳遞裝置。
用于獲取軍事情報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利用照相機、電視攝像機、無線電接收機或紅外探測器等設備,從軌道上搜集地面、海洋或空中目標的情報。衛(wèi)星偵察具有偵察范圍大,不受國界和地理條件限制,速度快,效果好等特點。
1.偵察敵情的人員。
1.窺探。
1.刺探。
1.刺探情報。亦指間諜,細作。
1.偵察發(fā)現(xiàn)。
1.偵察;偵探。
1.謂置壺瓶之器于坑中,于器中偵聽敵方動靜。
1.偵查緝捕。
1.專事偵探緝捕的秘密警察組織。
2.指偵緝隊成員。
1.暗中測量。
1.見"偵邏"。
1.亦作"偵羅"。
2.偵察巡邏。
1.偵查破案。
1.偵察敵情的騎兵。
1.偵察崗。
1.偵察,探視。
1.窺探,伺望。
①暗中探查偵探敵情|偵探手段。②刺探機密或偵查案件的人便衣偵探。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