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竹殼的手爐。
1.安寧;安定。
2.安適;安閑。
3.晴朗貌。
1.晴天。
1.安定;安寧;恬適。
1.安適自得。
1.宴飲賞玩。晏,通"宴"。
1.謂晩食時,約當酉時之初。
1.閑居之室;私室。
北宋詞人。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官至同中書門下事兼樞密使。詞長于小令。有《浣溪沙》等名篇。有《珠玉詞》。
1.晩歲;晩年。
2.謂歲暮。
1.天氣晴暖。《史記.孝武本紀》"至中山﹐晏溫﹐有黃云蓋焉。"裴髎集解引如淳曰"三輔謂日出清濟為晏。晏而溫也。"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二"于時日景晏溫﹐皆以為恭孝所感。"清趙翼《多雨》詩"忽晴忽雨亂晨昏﹐纔苦陰寒又晏溫。"一說"晏溫"與"曣?"﹑"氤氳"音近義同﹐形容云靄垂覆之狀。
1.謂安居。
1.休息;安息。
1.安閑。
1.即晏嬰。春秋齊人,為齊景公相,故稱。
1.方言。遲一會兒;等一會兒。
1.晴朗。
1.淫邪之聲;怪腔異調。
1.和悅貌。
2.盛貌。
1.柔和之陰,微陰。
2.借指夏至。
3.晴陰。
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歷仕靈公、莊公、景公為卿。奉景公命出使晉國聯姻,與晉大夫叔向議論齊國政局,預言齊國政權將被田氏取代。傳世有《晏子春秋》,為戰國時人搜集有關他的言行編輯而成。
1.宴飲游樂。晏,通"宴"。
1.閑談。
1.春秋齊相晏嬰,以節儉力行著稱,著布衣鹿裘以朝。孔子弟子有若謂其衣一狐裘至三十年◇因以"晏子裘"為稱人節儉的典故。亦謂處境困頓。
1.安坐;閑坐。唐白居易有《晏坐閑吟》詩。
1.美女的眼波。
1.寫作美妙文章的才能。
1.綺麗的文采。
2.美好的神采。
1.艷情的歌唱。
1.謂以容色艷美著稱。
2.稱羨。
1.亦作"艷詞"。亦作"艷辭"。
2.艷麗的文辭。
3.常指描寫情愛的詩詞。
4.情話;浮艷輕薄的話。
1.見"艷詞"。
1.芳美的花叢樹林。
1.指美女。
1.鮮艷的花。
1.艷麗的花。
1.指脂粉。
2.花粉;花。
1.服飾華麗。
1.亦作"艷福"。
2.舊時謂室有嬌妻美妾,或有美女相伴之樂。
1.古樂府《艷歌行》的省稱。
2.指艷情的詩歌。
1.古樂府曲名。簡稱艷歌。
1.亦作"艷紅"。
2.指紅花。
3.猶鮮紅。
1.嬌艷的花。
1.艷麗的花草。
1.美女;美妾。
1.光彩閃耀貌。
1.猶美景。
1.盛贊,盛稱。
1.艷美之極。
1.亦作"艷窟"。
2.舊時指暗娼住所或妓院。
1.猶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