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過午不食"。
1.戰(zhàn)國時大富商猗頓和卓氏的并稱。猗頓經(jīng)營鹽鐵,卓氏以鐵山鼓鑄,皆富擬王侯◇以"猗卓"為富戶的通稱。
1.《孔叢子.陳士義》"昔郼成子自魯聘晉,過乎衛(wèi),右宰谷臣止而觴之,陳樂而不作,送以寶璧。反,過而不辭。其仆曰'日者右宰之觴吾子甚歡也,今過而不辭,何也?'成子曰'夫止而觴我,與我歡也;陳樂而不作,告我哀也;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此觀之,衛(wèi)其有亂乎。'過衛(wèi)三十里,聞寧喜作難,右宰死之。還車而臨,三舉而歸反命于君。乃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居之,分祿而食之,其子長而反其璧。"后世遂以"郼成分宅"為稱美他人資助亡友親屬之典。
1.謂徹底失敗,不可收拾。
1.謂一人歌唱,三人應和。
1.謂一心一意。
1.一貫不變,固定不變。
1.何其;多么。
1.一匡。使一切得到匡正。
1.象聲詞。形容聲音含糊不清。
1.周代分官爵為九等,稱九命。"壹命"是對最低一級官吏的任命,王之下士,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等皆是。
1.齊一,劃一。
1.元氣,純一不雜之氣。古代哲學家又稱之為"專氣"。
1.一切;全部。
2.暫時;權宜。
1.聚在一起吃飯,會餐。
1.一概,一律。
1.一度貢舉或推薦。
1.一致,如同一個整體。
1.一統(tǒng),統(tǒng)一。
1.一統(tǒng),統(tǒng)一。
1.同心;專心。
1.統(tǒng)一意志。
2.專心致志。
1.沉郁不暢。多指情懷抑郁。
1.一再。一次再次,再三。
1.一尊。謂共尊立一帝。
1.比喻接納壞人,自取其禍。
1.長揖不拜之客。
2.向客拱手為禮。
1.猶揖讓。賓主相見的禮儀。
2.猶揖讓。禪讓。
1.群聚貌;眾多貌。
1.古代行禮時依禮儀進退俯仰。
1.即懶架。讀書時用來托書的架。南朝梁劉孝綽《》"臨書幌而不休﹐對欹案而忘怠。"元陸友《研北雜志》卷下"曹公作欹案﹐臥視書﹐周美成又謂之倚書床。"一說為臥具的一種﹐如今之躺椅。參見"欹床"。
2.斜靠床椅。
3.謂披覽。
1.傾斜;歪斜。
2.歪倒搖晃貌。
1.古代的一種臥具。
1.傾斜下垂。
1.猶欹垂。
1.歪倒。
1.即欹案。
1.偏向一邊;偏袒。
1.傾倒;跌倒。
1.古代一種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則傾﹐中則正﹐滿則覆。人君可置于座右以為戒。
1.不平貌。
1.形容品格獨特﹐心地光明。
1.歪斜;歪倒。
2.形容道路崎嶇。
1.同"崎嶇"。
2.喻處境困難。
1.彎曲;歪斜。
2.猶曲折。
1.傾斜突兀貌。
1.傾斜危險貌;傾斜欲墜貌。
2.歪斜不平貌。
3.危難。
1.傾斜陡峭。
1.歪斜不正。
1.同"欹側"。
2.傾斜;歪斜。
1.無限的仰慕之情。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