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錯誤的行為。
1.謂預先依附。
1.在展覽會正式開幕前先行展覽,請人參觀,提出改進意見,再正式展出。
1.事先測定。
①事前顯示的跡象不祥的預兆|地震的預兆。②預示將要發生某種事情或情況此事預兆于十年之前|今日的團聚預兆著明日的分離|瑞雪預兆豐收。
1.謂皇帝預先下令。
1.猶預兆。
2.謂先期征收賦稅。
1.參與國家大事。
1.謂預先借領或支付工資﹑稿酬等款項。
2.比喻某種現象提前發生;或要求某種現象提前發生。
1.預先知道。
2.謂參與其事并了解內情。
1.藥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樹上,葉綠有三角,七八月間結實,生青,熟后呈深紅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莢子,斑褐色。根亦入藥。相傳取子二枚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當預知之,故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預知子》。
1.預先制造的。
1.預先陳設。
1.事先洞察。
1.預先棕。
1.事先逃跑。
1.參加坐席,入坐。
1.域中。
1.境外;國外。
2.喻寬泛。
1.形容淺狹無知。
1.墳墓的界址;墓地。
1.寰宇間;國中。
1.想停止而不可能。
1.佛教語。佛家謂財﹑色﹑食﹑名﹑睡五欲污身如塵埃﹐故稱。
1.佛教謂財﹑色﹑食﹑名﹑睡五欲惱人﹐如針刺膚﹐故稱"欲刺"。
1.想要﹐打算。
1.貪得。
2.想要;愿意得到。
3.須要。
1.猶欲蓋彌彰。
語出《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后因指想要掩蓋過失或壞事的真相,結果卻暴露得更加明顯。
1.情欲之根。
佛教比喻塵世間貪欲、情欲如深廣之海,使人沉溺度群迷于欲海,引含識于涅b126!
1.欲望;希望。
1.像溝壑一樣深的欲望。極言欲望之大。
1.貪欲像深溝一樣很難填平。形容貪心太重﹐難以滿足。
佛教比喻塵世間的欲念熾盛如火,多用指淫欲。
1.《左傳.僖公十年》載晉獻公死后﹐晉大夫里克先后殺公子奚齊﹑公子卓及大夫荀息﹐新君晉惠公即位后殺里克。將殺里克時﹐惠公派使臣對他說"微子則不及此。雖然﹐子弒二君與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對曰"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臣聞命矣。"伏劍而死◇用"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謂欲加害于人﹐即使無過錯﹐也可以羅織罪名作為理由。
1.欲念與私利。
2.貪得利益。
1.猶欲望。
1.欲望。
1.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比喻為了更好地控制而故意放松一步。
1.情欲。
1.欲望;要求。
1.想要別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壞事)。
1.男女情欲之事。
1.好像。
1.希望﹐盼望。
2.想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
劇本。美國威廉斯作于1947年。勃朗琪自丈夫死后無依無靠,過了一段墮落的生活◇投靠姐姐思苔拉,與姐夫斯坦利的朋友米奇戀愛,后米奇得知她過去的生活拋棄了她。勃朗琪受到嚴重打擊,姐夫趁機奸污了她,她由此精神失常。斯坦利向妻子坦白了此事,于是思苔拉抱著剛出生的女兒離家出走。
1.貪心。
1.猶言欲益反損。
1.想把事情做好﹐結果反而弄壞。
1.見"欲障"。